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再出发,风起好扬帆。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证券时报》推出“壮阔东方潮改革奋楫时”大型专栏,邀请政府部门官员、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献计献策,涓滴成流,汇聚成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磅礴大潮。

第36期徐景安:我所亲历的深圳股份制改革与证券市场建立

徐景安,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在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计委、国务院体改办、国家体改委工作,1985年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调任深圳体改委主任,曾担任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一任副理事长。

第36期 徐景安:我所亲历的深圳股份制改革与证券市场建立

徐景安,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在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计委、国务院体改办、国家体改委工作,1985年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调任深圳体改委主任,曾担任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一任副理事长。

4 如何看待股票热房地产热

怎么看待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一直是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必须面对的问题。当时有领导认为,中国经济要上去,主要靠发展基础产业,而不是房地产、股票这类泡沫经济。于是采取打压股市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就有不让国有企业资金入市、不让银行资金入市。禁止国有企业炒股,可以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名义,但居然写入了1998年制定的《证券法》。一个国家的《证券法》怎么能对某一类投资者做歧视性规定,不允许投资呢?

这种错误作法,现在在B股中依然延续,规定允许持有外币的境外投资者与境内居民投资,却不允许境内机构投资。现在已批准境内机构可投资境外股票,却不能投资自己的B股,这是依据什么法理、什么规则、什么逻辑?

我当时与领导身边的同志讨论,中国要发展基础产业没错,但怎么发展呢?房地产热,土地出让价格高,政府就有钱投资电力、公路、港口等基础产业;电力、公路、港口等基础产业可以利用股票市场筹集资金。搞市场经济必须有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热总比冷强。当然,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过分投机是要注意的。

搞市场经济,资源由市场配置,资本和土地作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必须建立相应的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热、房地产市场热,就会带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刺激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热。所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深圳人觉悟得比较早,还成立了资本市场领导小组展开研究。后来,由李灏同志拍板,于1990年12月1日设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我是副理事长。然而,几经风雨,深交所差一点被关闭。在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1992年来到深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办法。”(注4)

对于深圳的股份制改革与股票市场,有些外国人很不理解。有一个代表团到深圳考察,问我:深圳搞了5家上市公司,对全国来说有什么意义?我说,意义就是示范,成功了,就可以推广。世界银行对于中国的改革很关注,但是对搞深圳经济特区、对搞试点都不赞成。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的林重庚就认为,这是温室里的花朵。

1992年我去美国开会,世界银行的一位副行长与会,我借此机会对世界银行提出批评。我说,世界银行每年的报告,对中国政府与知识界很有影响,提出过许多建议,但对于深圳改革试验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世界银行有份报告说,目前深圳搞的股份制改革,过分考虑了工人的利益,是短视的。世界银行认为不能采取试点的方法,只有全面推广才有意义。这个逻辑应该倒过来:试点不错,应该进一步推广。对试点应支持,而不是反对。世界银行副行长听了我的批评意见,很重视,会后又约我专门谈了一次。

实践证明,试点是有意义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

注1:《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对策研究论集》学林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302-318页

注2:《经济学消息》1992年10月15日

注3:《深圳特区的崛起与中国的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132页

注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