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3 16:19
投资者_1555720793000:公司先前公告说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下滑主要受已发货订单未验收导致未能在报告期确认收入,现在三季度结束了,先前的订单是否确认收入了?三季度有新的订单确认吗,截止到现在,订单有多少?
信宇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截至2025年8月,公司在手订单金额11.07亿元(包含已中标未签约订单),其中今年新接订单超人民币8亿元,头部电池厂商订单占在手订单的比例超85%。三季度收入确认数据及最新订单总量需以公司后续定期报告或公告为准。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10-13 16:15
投资者_1555720793000:贵公司前期公告所示,长期深耕电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10月9号,中国对锂电池和用于制造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的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其中涉及到固态电池的方面居多。(如3A001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和3B901.a.用于制造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的设备。)这对公司的业务的影响有哪些?此前订单会受到波及吗?真要实施了,贵司是否会灵活调整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
信宇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专注于锂电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未涉及电池的生产。目前主要客户为国内的电池厂,短期受影响程度需结合具体政策细则及客户属地化生产需求综合评估。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10-13 16:15
投资者_1520829116000:公司采用的独“干粉直涂热复合”一步成型技术,实验室环境数据确实很好,但实验室环境与真实环境存在差异。公司的此种技术距离规模化商用还有多远?为公司产生业绩有预计时间吗?今年能够产生效益吗?
信宇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该技术已与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展开首轮技术交流,公司采用独创“干粉直涂热复合”一步成型技术,粘结剂用量更低且无需高压辊压,可同时制备正负极极片;用于厚电极制备时,极片活性物质厚度是湿法工艺的2-3倍;这种制备方法显著提升电池倍率性能与高容量设计空间。目前该技术已获得6项专利授权(含3项发明专利),但目前尚属于实验室验证阶段。2025年度能否产生效益需视后续技术验证进度及客户导入情况而定。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10-13 16:09
投资者_1520829116000:据10月7号央视新闻报导,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制备出在分子尺度上实现界面一体化的新型材料,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可承受2万次反复弯折。当用作复合正极的聚合物电解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可提升86%,为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提供了新设计思路。公司在固态电解质领域的研究方向,与中科院此成研究成果是否可以相辅相成,有交叉点吗?或者说,此研究成果对公司的研究有用吗?
信宇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该研究成果和公司的研发方向关联度小,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10-13 16:09
投资者_1520829116000:公司三季度有新的签约订单吗?有的话,主要在哪些领域?投资者比较关心公司投入人力和财力的研究成果是否转化为营业收入,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信宇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截至2025年8月,公司在手订单金额11.07亿元(包含已中标未签约订单),其中今年新接订单超人民币8亿元,头部电池厂商订单占在手订单的比例超85%。由于公司与客户签订了保密协议,具体订单情况不便透露。公司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8,873.26万元,占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10.01%。三季度的最新订单情况需以公司后续定期报告或公告为准。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