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公司产经 产经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要闻>评论

新华时评:“新基建”更要有新考量

2020-03-24 15:38:15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辛欣

近日,多个省份陆续发布了2020年重大投资项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占据了相当比重。通过“新基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成为很多地方的选择。

“新基建”的价值不仅在“建”,更在“用”。但用好“新基建”之策,让它为产业发展、城市转型等提供助力,还需要有新路径。

“新基建”要进行内外衔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经济格局早已发生了重大变化,2019年全年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如此庞大的体量单靠投资拉动来刺激增长已不现实。固然“新基建”会直接拉动不少投资,但更应关注它对创造就业、推动转型、孕育创新的作用,把重心放在如何挖掘数字经济“深度”上来,从如何带动消费、构建产业生态、推动城市转型等方面设计相应的政策和着力点。

“新基建”要瞄着市场走。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从来都是由创新来推动,需要经过市场的历练和选择。着眼于科技发展前端、旨在夯实数字基础的“新基建”,技术含量很高,前瞻性要求也很高,同样要由市场来主导,鼓励不同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开展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在新旧融合过程中,政府应下更大功夫去解决市场投资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更加注重探索投融资机制创新,通过提供规划、标准,提升信息透明度、数据共享程度和制定相应政策为市场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做好监管,严控风险。

“新基建”要有长远打算与规划。要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长期目标,把眼光放在如何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带动更多创新上来,而不是将其视为应急之策,盯着短期成本回收或眼前效益。

用好“新基建”之策,为创新筑牢“数字基础”,让其进一步推进优化供给能力,引导和满足消费升级,中国经济发展必将拥有更多动力!

分享: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