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概念再度活跃,粤水电四连板,冠城大通、京城股份连续三涨停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永芳2022-03-24 10:03

氢能概念股24日盘中再度活跃,截至发稿,恒光股份涨逾11%,冠城大通粤水电京城股份英力特等涨停,昇辉科技涨逾8%,浙江新能涨近7%。值得注意的是,冠城大通京城股份已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粤水电连续四个交易日涨停。

京城股份昨日晚间在公告中指出,公司主营业务为气体储运装备制造业,不涉及氢能源电池行业,且公司储氢瓶等相关产品的销售收入相比公司其他主营产品占比较小,对公司业绩贡献度有限。公司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公司未发现其他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冠城大通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场传闻或其他涉及热点概念事件。

粤水电指出,截至目前公司经营健康有序,近期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与建工控股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22318日签署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框架协议》,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建工控股持有的建工集团100%股权同时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0亿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交易前公司总股本的30%除此之外,建工控股不存在筹划与公司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

对于氢能产业,昨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规划》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肯定了氢能将成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要发展方向。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规划》强调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氢能作为一种高效低碳的能源形式,其能量密度高,燃烧热值约为传统燃料的3-4倍,且燃烧后产物只有水,因此氢能的开发利用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有重要意义。氢能发展潜力巨大,是大规模、长期储能的理想选择,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了解决方案。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2019年中国全年弃风弃光弃水电量达到515亿千瓦时,理论上可制氢92万吨。未来有望形成氢能、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相融合的电力系统储能体系。在交通领域,《规划》提出要重点推进氢燃料汽车在重型车辆上的应用,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出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在化工领域,目前氢能消费25%用于石油炼化,近60%用于合成氨、合成甲醇,未来化工产业有望以直接加氢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制氢的环节,氢气也将扩大冶金领域的应用,引导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

2020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342万吨,其中约77%为化石能源制氢,21%为工业副产制氢,电解水制氢占比极小且多使用电网电力。《规划》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203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转型起到支撑作用。目前,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主要面临技术问题与成本问题。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特点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储氢密度大,运输效率高的液氢储运还主要应用于航空领域,未来还需创新引领,实现氢能产业链主要环节技术突破。此外,氢能经济性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电费成本是可再生能源制氢最大的成本来源,当电价为0.4元/kwh时,碱性电解技术下制取1kg氢气成本为29.93元,若使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则成本为39.87元,相比较化石能源制氢10-15元/kg的成本不具有经济优势。《规划》提出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持性电价政策。预计到2035年,在电价及设备成本下降的趋势下,电解水制氢的成本可以下降至20元/kg左右,经济性开始显现。因地制宜选择制氢方式,产业链瓶颈有待突破。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是氢能的长期发展方向,短期看还无法支撑用氢需求。

《规划》提出要结合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选择制氢路线。在焦化、氯碱集中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除制氢端外,目前我国氢能储运体系还不完善,主要以气态高压储氢、长管拖车运输为主,输氢管道仅有100公里,液态储氢在民用领域几乎空白,有机液体和固态储氢方式仍在研究阶段。《规划》提出要提高气态高压储运的商业化水平,推动液氢储运产业化应用,探索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储运应用,开展天然气产氢、纯氢管道的试点应用。目前制氢主要来自化石能源,尤其是以煤为原料的煤制氢和焦炉煤气副产制氢,在可再生能源制氢进行技术探索的同时,地区应该灵活选择制氢方式,通过规模制氢打通氢能产业链,建立完善的氢能应用场景,为“绿氢”的规模应用做好基础设施的铺垫。

该机构认为《规划》的出台明确了未来氢能产业的发展方向,氢气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如何安全、高效、绿色的制取是其大规模应用的基本前提。目前氢气制取主要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煤作为原料制氢是短期现实经济的方式。而随着技术突破,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一定是长期方向。氢气的储运是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未来随着各种储运方式的技术突破,对于储氢容器、加氢设备等要求也逐渐提高。建议关注目前有较大制氢规模或率先进行“绿氢”探索的公司,以及有关电解槽设备、加氢站建设、高压氢瓶制造等相关产业链公司。

华创证券表示,氢能2021-2035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落地,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层顶设计正式落地将进一步推动氢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氢能规模化市场化进程。建议关注:(1)氢气制备储运加注环节:美锦能源厚普股份雪人股份雄韬股份富瑞特装隆基股份阳光电源等;(2)氢能终端应用环节:亿华通潍柴动力等。

责任编辑: 吴永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