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新三板热点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三板>热点新闻

“专精特新”概念企业受捧 新三板培育近800家“小巨人”

2021-08-04 08:2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自2018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启动以来,783家公司成为新三板挂牌公司及曾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在7月底召开的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专精特新”概念受到资本市场高度关注。论坛提出,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企业家们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把企业打造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努力培育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

超200家新三板公司入围

近期,工信部公布《关于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公示》。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来自新三板的公司数量为213家,占比7.3%。其中,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分别有6家、71家、136家。加上曾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新三板此次入围企业达到424家。

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认为,上述213家“小巨人”基本面表现较强。2020年,入围企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0.27%、40.76%,分别较精选层高出9.47个百分点、24.67个百分点;137家公司研发费用率超过5%,后续随着研发的持续投入,“小巨人”或可进一步巩固自身在细分赛道的优势。

从行业来看,213家入围企业主要分布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和原材料这三个行业,且无日常消费品、公用事业、金融和房地产企业入选。营收增速较快主要分布在医疗器械、大数据处理、电子元器件、新材料、军工、新能源等行业,典型代表企业有汇博医疗、新松医疗、中讯四方、华洋科技等。

诸海滨指出,七成左右入围企业市值不足5亿元,存在投资机会。本次入围企业中,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企业平均市值分别为22.89亿元、6.84亿元、4.04亿元;150家企业市值小于5亿元,占比70.42%,企业规模较小和市场关注度较低或为市值偏低原因。

诸海滨表示,伴随首批精选层公司转板上市带来的示范效应,投资人或可将成长型投资行为前置,提前关注精选层内有潜力的“专精特新”属性标的:一部分是信息披露完整严格的公司,可以更好地跟踪观察;一部分是估值相对较低,且股价以盈利驱动为主的公司。

培育功能突出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自2018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启动以来,累计共有4921家企业获评为“小巨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783家为新三板挂牌公司及曾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占比16%,上市公司、尚未进入资本市场的公司分别占比5%、79%;从营收情况看,营收5000万元以下的“小巨人”集中在新三板市场。总体来看,新三板培育“小巨人”功能突出,且后备力量充足。

在391家存量“小巨人”挂牌公司中,超七成分布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整体业绩延续高质量增长态势。2020年,存量“小巨人”挂牌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32%、20.77%,较全市场高13.41个、13.54个百分点;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继续提高0.63个百分点,达13.19%,是全市场的2.06倍。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平均研发费用1369.62万元,同比增长13.99%,研发强度进一步提高至5.73%,较全市场高2.32个百分点,是全社会研发强度的2.39倍。

利用新三板融资和资产并购重组功能有效降低了“小巨人”资金缺口,为其实现创新发展突破提供助力,加速了“小巨人”成长。783家“小巨人”挂牌公司及已摘牌的“小巨人”公司中,有524家曾在新三板发行普通股,累计融资454.68亿元;有132家在新三板单家融资额超过1亿元;有63家“小巨人”在新三板完成了73次并购重组,交易金额合计71.95亿元,其中7家被上市公司收购。

此外,根据2020年年报数据测算,1657家挂牌公司符合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评选财务标准,2020年营收1亿元以上、5000万元(含)至1亿元(不含)、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分别有1206家、448家、3家。整体看,新三板“小巨人”后备企业经营和财务情况稳健,成长性突出。

上半年业绩表现抢眼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日,上述入围的213家“小巨人”中,已有14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全部实现收入增长,其中10家同比增速超40%。

正升环境、龙辰科技、中科美菱三家公司收入同比增速居前,分别为255.06%、195.77%和138.10%。收入同比增速翻倍的公司还有智科股份、木链网和华成工控。

正升环境是一家专业提供噪声防控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咨询、方案设计、工程承包与配套产品生产、研发及销售,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噪声污染防治服务并获得收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3万元,扭亏为盈。

龙辰科技上半年也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472万元。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薄膜电容器专用电子薄膜(包括金属化膜和基膜)的制造和销售。上半年,公司产品市场行情得到上涨,收入大幅提升,而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停产两个多月。

盈利方面,上述14家企业中,12家盈利,9家公司实现正增长,且增速均超50%。中科美菱、木链网、智科股份三家公司分别以1515.31%、1078.79%和872.56%的增速暂居前三。

上半年,中科美菱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149万元。公司是一家布局生命科学、智慧冷链、家庭健康三大业务板块的生物医疗领域解决方案供应商。

木链网由一家集单板、半成品、高性能阻燃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转变成为板材供应链、板材新零售、家居新零售为一体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型公司。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77%至7864万元,归母净利润为2034万元;公司获得北京建工集团约6亿元的项目中标,正在协议流程中。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