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4.79万元/吨,周环比持平。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7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2.17%。
该机构指出,部分下游为锁定货源并保障用量,甚至主动将收货周期延至10月。棒状硅和颗粒硅的价格走势差异主要源自现阶段颗粒硅的性价比优势,以及部分下游企业阶段性的备货策略调整。近期,企业自主减产控销,下游尝试性备货需求增加,上游公摊成本提高,使得业内看涨情绪依旧。
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也关注到类似现象,上周因政策消息影响,硅料买方开始陆续接受更高价格,少量开始补库,且为了应对后续涨价风险,仍有硅料库存在手的拉晶厂家也少批量购入,个别少数拉晶厂家接受5万元/吨的价格,但高于该价位的多为期现商、特殊硅材料交易成交。
硅业分会的数据显示,根据各硅料企业9月份的减产计划,预计当月产量在12.5万—13万吨左右(原排产计划14万吨),同期硅片企业计划同步降低开工率以缓解硅片环节供需压力,9月份多晶硅环节依旧面临累库风险。因此,当前供需基本面尚未形成实质性改善,价格上行主要依赖预期支撑。
InfoLink也提到,9月排产原先有减产、控产的消息,但受到较高价格吸引,多数厂家仍维持原计划,再叠加新增投产爬坡,整体产量恐将略高于8月。该机构提示,抬高产量的情况下,库存压力随之攀升,厂家需谨慎衡量排产事宜,在需求疲软阶段不宜冒进,不排除后续风险可能再度增加。
硅片价格本周也出现小幅上涨,其中,183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25元/片,比上周上涨4.17%;210R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37元/片,比上周上涨1.48%;210N单晶硅片交均价在1.57元/片,比上周上涨1.29%。
硅业分会指出,在供应端,受原材料多晶硅价格上行影响,硅片厂商看多后市,涨价意愿较为浓厚;而在需求方面,下游电池端,特别是海外客户需求持续,采买较为顺畅,市场成交氛围较好。
展望后市,硅业分会判断,硅片价格走势仍取决于下游电池以及组件端接受程度,若硅片价格超过其预期心理价位,硅片高价成交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虽然终端需求仍较为疲软,产业链处于供需错位的局面。但是,短期内在多晶硅价格高位的成本端支撑下,硅片价格下跌概率较低,有望维持小幅震荡上行走势。
InfoLink也观察到,硅片价格分歧明显减少,市场成交氛围相对平稳。该机构预计,短期内硅片走势将维持稳价为主、缓步上行的格局。未来需观察两大变量,一是上游硅料若持续涨价,将推动硅片成本与报价进一步走高;二是下游需求的实际跟进情况,若价格涨幅超过终端接受度,则高价成交的可持续性恐将受到挑战。此外,9月若上游维持高开工、不减产,库存压力恐将成为风险因素。
电池片环节,本周价格走势出现分歧,183N、210N型号本周均价分别上涨至0.295元/W、0.29元/W,210RN电池片则依然持平于0.285元/W。InfoLink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跟随上周硅片涨价,电池片厂家对于N型电池片报价普遍上调0.005元/W,183N、210N电池片因近期供需相对平衡而顺势调价,然而,210RN则因整体产出较高,上涨后的0.29元/W报价未大规模落地。
InfoLink还提到,部分组件大厂已于上周减少外采电池量甚至停止采购,总体来看,终端需求不足的隐忧仍确实存在,厂家间仍在观望后续反内卷政策走向,而电池片作为遭受硅片、组件夹击的环节,议价能力较为薄弱,短期内仍难以出现剧烈价格波动。
组件方面,本周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另外,由于第二批集采将在近期开始交付,为近期疲软的需求带来增量。InfoLink指出,虽然组件开标价格呈现向上趋势,甚至出现高于0.75元/W的情况,然而,实际执行价格需观察是否有赠送或者相关条款,市场需综合衡量实际成交价,并非公告的开标价格。本周,集中式项目组件交付价格仍主要围绕在0.68元/W—0.69元/W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国安能一局国能灵绍直流配套灵武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工程光伏组件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显示,项目含税招标控制价13200万元,税率为13%,含税控制单价在0.66元/W,投标单价超出含税控制单价的,将否决其投标。这也意味着终端用户对于组件报价上涨的接受情况仍有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