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国际医学(000516)公告2020年度报告及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7亿元,同比增长62.17%;实现归母净利润4536.05万元,同比增长111.23%;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6.48亿元,同比下降38.34%,扣非前后利润差异较大,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32.95万元,同比增长220.41%。
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129.75%;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3.3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33.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34.91万元,同比增长145.84%。
2020年,公司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考验,在展现使命担当的同时,推动医疗服务主业快速恢复。自2020二季度起,公司业务量和业绩明显提升。分季度看,过去五个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5亿元、3.65亿元、4.32亿元、5.35亿元、6.32亿元,后四个季度环比增速达到32.72%、18.35%、23.84%及18.13%,呈现出收入爬坡放量的良好态势。
区域医疗连锁构架初具 三大院区营收逐渐爬升
作为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为主业的大型上市医疗集团,国际医学目前正在运营西安国际医学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国际医学商洛医院等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并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设西安国际医学康复医院等医疗项目,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运营。
目前,公司三大院区全面投入使用,,推动公司床位达到8300余张的规模。高新医院新综合医疗楼正式投入使用后,高新医院跻身省内大型三甲医院序列;商洛医院新院区于2021年一季度正式开诊;医疗业务服务实力进一步增强,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公司以西安为中心的跨区域医疗服务连锁构架初步成型,开启公司全生命周期大健康服务平台的新里程碑。
中心医院系目前国内已经建成的最大单体医院,规划最大床位5000余张,目前2200张开放。中心医院在2020年迎来了快速发展,实现收入7.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1.06%;实现净利润5279.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19%。医院门诊急诊量30.96万人次,住院3.26万人次,手术11610台次。
当前中心医院利润增速小于收入增速,主要系医院的床位使用量目前仍处于提升阶段,运营成本和期间费用仍处于较高的水平。随着设立“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站”西安地铁6号线于2020年12月28日开通,考虑到该地铁将连接作为区域高铁枢纽的新西安南站,未来中心医院门诊量和住院量将显著提升,服务半径将辐射周边省份。机构预计,到2021年底,医院床位将爬坡至3000~3500张,2022年底预计达到当前规划的5000张床位。
中心医院科室及病区建设快速推进,能够有效承接更多患者的诊疗需求。报告期内,中心医院整合整形外科、美容外科、颌面外科、皮肤科等科室组建整形医院;新增了体检中心、VIP健康管理中心、放射治疗中心、感染肝病中心、核医学科、生殖内分泌科等新科室和妇科一病区、骨髓移植一病区等19个病区。
高新医院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9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4%;实现净利润6066.8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23%。医院实现门诊工作量90.34万人次;出院人数3.53万人次,手术部手术9813台,病床使用率85.8%,床位周转次数为39.29次/年。全院员工攻坚克难,各项医疗质量指标全部达标,避免了各项业务指标的大幅下滑。报告期内,随着二期综合医疗大楼的启用,医院床位规模达到1500张以上。
2020年,商洛医院实现收入1.04亿元,实现净利润-3089.29万元;医院诊治门诊病人11.63万人次,完成手术5321台次。商洛医院新院区在2021年3月28日开诊,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800张,由妇女儿童医院、康复医院和神经、肿瘤、心胸、消化、骨科、眼科中心等特色一里专科为主的综合医院组成,按照JCI和三甲标准建设。随着新院区开诊,医院就医环境、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特别是特色专科有利于增加高端医疗需求的供给,从而大幅增强该院竞争力,有效缓解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供应紧张状况,方便群众就诊。
深挖护城河 康复及辅助生殖构筑长期动能
多家机构在研报中指出,大型综合医院的持续经营,离不开“知名医生、一流硬件、稀缺牌照、高超技术”四大医疗服务核心要素。近年来,随着三大院区持续扩容,公司着力强化服务要素,确保旗下医院在开业开诊之际,即可具备开展高水平医疗服务的软硬件能力,进而保证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
在知名医生资源方面,报告期内,中心医院专家团队中新增省级以上专业学会主委17名,副主委51名,现任省级及以上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及常委达162人,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5人,长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0人。临床科研方面,中心医院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合理27项,组织院内课题立项76项;以中心医院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3篇、核心及统计源期刊论文88篇;主编出版教材、专著、译著6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3项。
报告期内,中心医院分别与西北大学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公司开展医学教育、科学研究、临床技术等多方面合作,西北大学将中心医院和高新医院接纳为非直属附属医院,中心医院申报西北大学硕导资格认定62人,申请西北大学临床专任教师493人,59人参加了国家高校教师资格考试,为公司医生人才梯队建设储备积蓄力量。
硬件建设方面,中心医院全年共购置医疗设备650台/套,引进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医科达直线加速器、玛西普伽马刀、SPECT/CT、PET/CT、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蔡司机器人手术显微镜等大型医疗设备。全院医疗设备完好率达99.95%,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达100%。
公司诊疗技术高超,持续承担中西部乃至国内首例高难度手术。报告期内,中心医院骨科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3D打印人工可动颈椎置换术;神经外科成功开展国际首例经鼻蝶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治疗脑积水手术;心脏内科完成国际首例保留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心脏腔内超声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术;心脏外科成功实施国际首创心肌桥旁路移植手术及国内首例经股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此外,达芬奇手术总量持续位列全国社会资本办医第一名。新增备案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等限制类技术27项。
牌照方面,质子治疗许可及干细胞临床研究许可构筑医疗服务新壁垒。报告期内,中心医院获得国家“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配置许可,成为全国第6家、西北首家获此许可的医疗机构。高新医院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和项目双备案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家经国家“两委局”成功备案的医院。
康复医院及辅助生殖则将成为推动公司业绩长期增长的新动能。2020年,建设中的国际医学康复医院主体大楼已经完成封顶,预计将于2022年开业。资料显示,康复医院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床位3600张,按照国际JCI和三甲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内设妇儿医院、骨科医院和康复、中医、老年病医院等,是集医疗、科研、教学、培训、康复为一体的专业康复医学中心。建成后将与中心医院互为补充,形成患者从入院到康复的完整闭环。
公司辅助生殖项目设计产能为4万周期,目前处于试运行状态。公司于2019年获得辅助生殖医学项目,目前已正式开展夫精人工授精(IUI)业务,待获得卫生主管部门批复后将开展试管婴儿(IVF)业务。该项目具有国内领先的专业设备和医疗团队。此外,高新医院妇产科戏西安市优势专科,新生儿出生率保持在全省三甲医院中位居前三,这将成为辅助生殖业务发展的坚实基础。(CIS)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