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万邦德:开启大健康产业新航道 万邦德制药连续两年快速增长

2021-04-30 16:44 来源: 证券时报网

4月29日,万邦德(002082)公告2020年度报告及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0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91%(调整后,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下降3.26%;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62亿元,同比下降2.9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2021年一季度,公司完全停止有色金属大宗贸易业务、剥离铝加工业务,且中非医疗科技产业园处于前期投产阶段,致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下降77.27%;实现归母净利润2757.21万元,同比降低42.32%。据万邦德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有色金属大宗贸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3,826.10万元,2021年一季度已无营收;2021年一季报合并数据只包含了铝加工业务1-2月份的经营数据,较2020年相比,少计一个月的经营成果。剥离铝加工业务和停止有色金属大宗贸易业务是公司2021年一季度数据波动的主要原因。

2020年2月,公司重组的标的资产万邦德制药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此外,公司医药制药板块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医疗器械板块在剔除南非子公司的影响后,同样保持高速成长。2021年初,公司完成铝加工产业的剥离,完成华丽蜕变,顺利驶入大健康产业的新航道。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下半年起除南非子公司业务外,公司医药制造、国内医疗器械业务逐渐恢复,其中,医用高分子耗材自2020年四季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后,在2021年一季度受新冠疫苗接种的推动注射器的需求增加,业务量出现进一步增长的势头。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医药制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9.83%,实现营业利润8.11亿元,毛利率82.34%,较上年提升1.45个百分点。2020年,公司销售各类药品制剂2.88亿粒/丸/片/袋/支,同比增长21.18%;销售各类原料药290.3吨,同比增加36.81%;销售医疗器械4.22万套,同比下降8.85%。此外,万邦德制药实现净利润2.35亿元,完成率为103.59%,连续2年完成业绩承诺。

特色品种协同布局 原料药+制剂产业链完整

目前,公司拥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90多个,在制药板块已初步形成“现代中药与化学药协同布局,特色原料药与制剂联动发展”的产业链形态和“以天然植物药为特色,以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用药为主导,呼吸系统和其他领域用药有选择性突破”的产品格局。2020年,公司还以联合研发的方式,进入生物药品研发领域。

在产品布局上,心脑血管系统的银杏叶滴丸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家剂型品种和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已经进入国家基药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

在神经系统用药上,公司首创的石杉碱甲,被认为是改善认知功能和记忆障碍的有效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及脑卒中后的神经系统修复。目前公司已上市石杉碱甲注射液和原料药,在研产品石杉碱甲控释片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

呼吸系统主导产品盐酸溴己新片是目前临床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三大化痰类药物之一,万邦德制药是盐酸溴己新原料药及制剂的国家药品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凭借盐酸溴己新原料药与制剂的一体化集成优势,占据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排名。

此外,公司消化系统药品联苯双酯滴丸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排名前列;精神系统用药氯氮平、氯丙嗪、舒必利用于治疗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对精神分裂症、狂躁症、抑郁症有较好疗效。

报告期内,银杏叶滴丸荣获“2020年度中国医药新锐榜-年度最具市场影响力心脑血管用药新锐品种”、“2020“中国医药·品牌榜”医院终端榜单—心脑疾病用药(中成药)品类”。盐酸溴己新片荣获“2020年度最具市场竞争力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品牌榜”钻石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于今年2月底完成重大资产出售后,公司将投资5.77亿元用于医药产能建设和产品研发。其中,投资1.6亿元用于 石杉碱甲控释片 Ⅰ期~Ⅲ期临床试验;投资1.35亿元进行国际化制剂车间技改项目,新增年产19.10亿片(粒、支)口服制剂和3.9亿支(瓶)注射液产能;投资2.82亿元用于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新增年产2690吨产能,主要生产 盐酸溴己新、 氯氮平、 盐酸氯丙嗪等原料药和中间体。

此外,公司通过“原料药+制剂”产业链模式,实现主要制剂所需原料的自产化,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升整体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公司毗邻浙江省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产业集群优势显著,原辅料及设备配套产业齐全。

医疗器械创中非合作新模式 骨科植入器械+注射器为增长双引擎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主要从事高端医疗器械研制、医疗设备服务和提供医院工程服务等,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骨科植入器械、医疗设备及医院工程服务、一次性无菌医用高分子耗材、防护用品。截至报告期末,医疗器械板块拥有专利151个,其中发明专利27个,实用新型专利61个,外观专利63个。

骨科植入器械业务以人体骨科植入器械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产品包括胸腰椎融合器、颈椎融合器、脊柱内固定系统、独立式融合器、单髁膝关节等。目前所有在售商品都获得了欧洲CE认证,且脊椎植入物产品获得了澳大利亚TGA和美国FDA批准。

公司产品集中于脊柱骨科领域,根据广发证券等机构研报指出,脊柱骨科类疾病与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且有年轻化趋势。其中,老年人群多发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而特发性脊柱侧凸是青少年人群中继视力下降、肥胖后的第5大常见病。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家长对青少年健康日益重视,骨科治疗意愿和能力将持续提升。2015年至2019年,国内脊柱类植入器械市场销售收入从47亿元增长至8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6.58%;预计到2024年国内脊柱植入器械市场规模将增至171亿元,复合增速为14.42%。

在一次性无菌医用高分子器械领域,现有注册产品21个,品种近200多种规格,主要产品包括无菌注射器(针)、自毁式注射器、针头自动回缩式安全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精密过滤输液器、TPE输液器等。2020年下半年起,国外新冠肺炎疫情愈发严重,国际市场对注射器需求剧增,子公司康康医疗注射器生产线进行挖潜改造,订单也相应增加,同时公司抓住产业机遇,在中非医疗科技产业园新建注射器产线,计划在2021年二季度开始将产能扩大4倍左右,以应对市场需求。

分析指出,自2020年3月公司完成购买万邦德制药100%股权进入药品制造行业开始,逐步聚焦大健康主业,于2021年3月完成非医药资产的剥离和出售,公司的主导产业为药品制造、医疗器械,证券行业类别变为“医药制造行业”。公司医药板块将以提升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深耕国内市场,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发展成为拥有“制剂+原料药”、“化学药+中成药”、“高附加值缓控释口服制剂+注射制剂”生产能力的全产业链企业,在心脑血管系统、精神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细分领域成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医疗器械产业以打造骨科植入式器械中国第一品牌为目标,同时建立高分子器械自动智能化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化产能,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