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已在湖北红安、郧阳、利川,宁夏海原、江西乐安、安徽萧县等6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了“一司一县”、“一县一企”结对帮扶,在2个村驻村定点帮扶,在全国25个贫困县推进了300余个金融扶贫项目,多渠道帮扶贫困地区融资规模超过60亿元。
分级培育 凝聚多层次资本市场合力
金融机构在扶贫中要坚持回归本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通过发挥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机制,撬动社会资源,引导资本、技术向贫困地区汇聚,为贫困地区“输血”的同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在金融扶贫中秉持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理念,将服务实体经济落实到服务企业发展上来,根据贫困地区企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分级培育,引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实施帮扶,带动相关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聚焦中小微企业,壮大“塔基”。中小微企业是贫困地区经济的细胞,需要多方共同的呵护和帮扶。公司以区域性股权市场为抓手,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扶贫服务,夯实县域经济“塔基”。通过在全国20余个区县的耕耘,公司共推荐700余家企业在区域股权市场挂牌,其中,在11个国家级贫困县推荐挂牌企业273家。通过推荐挂牌,不仅帮助企业规范治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拓展融资渠道,还为当地区县的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在郧阳共推荐110家企业至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形成规模效应,为郧阳地区的脱贫夯实了基础,也为其他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打造了可供学习的模式范本。根据贫困区县各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公司复制推广此类扶贫模式,还打造了“恩施·中国硒谷生态农业板块”、“阳新县农业科技扶贫板块”、“中国水都·丹江口绿色智能制造板块”、“黄冈大别山扶贫板块”等多个特色板块。
2017年1月,长江证券推荐十堰郧阳54家企业集体挂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打造“郧阳区绿色发展助脱贫产业板块”
长期跟踪培育,打造“龙头”。贫困地区想要摘掉贫困的“帽子”,必须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品牌效应,真正为产业升级助力。近年来,公司紧紧抓住贫困地区企业在首发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的机遇,充分把握政策导向,发挥专业特长,通过IPO(首发)、新三板、债券发行等方式打造“龙头”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更好地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由公司旗下子公司长江保荐承做的河南省社旗县IPO项目“森霸传感”2017年9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募集资金2.63亿元,成为社旗县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森霸传感”是证监会对贫困地区企业申请首发上市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绿色通道政策后的河南首单项目。“森霸传感”的上市不仅是自身的跨越,更促进了当地的经济:2013年至2017年累计缴纳各项税种合计9427.65万元;安排就业人数约650人,其中90%以上位于社旗县本地,企业为员工提供了优厚的福利待遇、完善的食宿后勤保障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是社旗县家喻户晓的理想就业企业;制定了完善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与培养计划,为本地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真正形成了龙头带动作用。公司还推荐一批企业挂牌新三板并通过再融资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已在7个国家级贫困县推荐7家企业挂牌,融资规模4.4亿元。如河南兰考县的瑞华股份通过新三板市场的3次融资,累计融资2.15亿元,新增年产值1.35亿元,利税4000万元,就业1000多人,农民增收5000万元以上,促进了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和兰考县的脱贫摘帽。
设立产业基金,引来源头“活水”。金融扶贫的核心要义是创新并丰富融资模式,帮助贫困地区企业找资金、寻出路。为此,公司通过政府主导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平台,出资发起设立并管理了6只产业培育基金,基金总规模15亿元,为贫困地区引流金融“活水”。其中,在国家级贫困县十堰郧阳、十堰丹江口,分别成立了规模5亿元的十堰长证郧阳产业投资基金和规模2亿元的丹江口长证产业培育基金,覆盖贫困地区的基金规模达到7亿元。产业基金通过“区域精准+人员精准”,切实帮助企业和当地居民实现脱贫增收。长证郧阳产业基金已向公司推荐挂牌区域股权市场的4家企业一共投资2000万元,为企业融资困境排忧解难。
夯实“三基” 释放“三农”可持续发展潜力
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中要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借助国家宏观政策,立足贫困地区实际,抢占先机,帮助贫困地区融资项目快速落地,放大政策红利,尽己所能帮扶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帮助广大农民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服务基础建设。农村穷,主要穷在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公司大力支持地方政府持续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创新创业产业基地建设等专项工作,为革命老区湖北红安县发行8亿元债券、为郧阳发行首期9亿元债券、为修水县发行10亿元债券、为秭归县发行8亿元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当地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库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项目。同时,公司力所能及地直接帮助贫困地区基建项目解燃眉之急,捐赠75万元助力陕西省隰县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建设项目;结对帮扶利川,捐资帮扶当地旅游产业和道路修建。
助力基础教育。近年来,农村教育薄弱和落后,使得社会各界对“阶层固化,上升通道”狭窄感受强烈。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位,孩子的心理建设迫在眉睫。公司深知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坚持在基础教育上投入资源,助力“拔穷根”。公司最早一批在业内发起成立专项运营公益慈善事业的基金会,并以此为平台,持续开展教育扶贫活动。连续3年实施的“衣心衣意”爱心助学计划,累计为中西部地区10余省份以及湖北偏远山区的30多所贫困小学捐赠了价值超过300万元的校服和学习用品,受益学生7000余人。公司还向湖北红安县、郧阳区,贵州石门坎地区和青海省海北州等贫困地区捐资300余万元开展助学助教活动,设立了“十年十人”助学金,持续跟踪和帮扶贫困地区学生的成长。
长江证券在新疆希依提墩乡小学开展“衣心衣意”公益助学活动
落实基础服务。公司向黄陂桥头寺村和保康凤凰山村2个定点扶贫村派驻工作队,大力开展宣传党的政策、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脱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工作。扶贫工作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身心投入,做好扶贫政策的宣导和落实,倾情、倾心服务基层群众。近期,驻村扶贫工作队已经组织全村老人接受免费的健康体检;协助完成贫困户的助学申报、落实297户的土地确权和部分村民地力综合培肥、公益林补贴等惠民政策、协助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收缴工作和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的费用减免;对患重大疾病的村民和精准扶贫户进行生活慰问。2018年上半年,公司帮扶桥头寺村实现31户共78人脱贫出列。
当前,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艰中之艰。
面对脱贫攻坚这项系统性工程,公司将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提高站位,直面挑战,千方百计攻坚克难;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充实力量,加大投入,再次动员打好扶贫下半场;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因地制宜,扎根当地提供长效服务;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落实责任,完善机制调动扶贫积极性。公司将不断优化扶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行业积极协作,优势互补,学以致用,形成扶贫合力,促进金融精准扶贫久久为功,为2020年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