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南京聚隆:上半年实现营收7.84亿元 纵横战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2022-08-18 08:43 来源: 证券时报网

8月17日晚,南京聚隆(300644)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在国际局势动荡、俄乌冲突、国内疫情多地反弹和上游原料价格波动的背景下,公司全员上下一心,克服重重困难,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4.37%。

持续拓展汽车核心市场,新能源业务不断取得突破

资料显示,南京聚隆自成立以来专注于高分子新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耕耘,公司已成为中国高铁及轨道交通尼龙改性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也是中国汽车用尼龙、聚丙烯、塑料合金改性材料的重要供应商之一。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高铁及轨道交通、5G通讯、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环保建筑工程、医疗健康等领域。

汽车零部件为公司第一大营收板块,也是公司专攻的核心市场,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上汽、通用、大众、比亚迪、福特、日产、神龙、长城、吉利、广汽、蔚来、理想、小鹏等中高档车型以及新能源车型。2022年上半年该领域实现营收4.87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公司销售收入62%,汽车业务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近两年来,公司把新能源汽车业务拓展作为公司发展战略之一,积极推动相关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应用并不断取得突破。2022年上半年,公司完成49款牌号的认可,已成为超过10家新能源企业的合格供应商,成为国内外销量领先的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要材料供应商之一。报告期内,公司积极研发特种材料,大力拓展“三电”市场,研发生产的相关高性能材料已使用在电池模组内部、电池模组周边、电池冷却系统、电池电容壳体、高压连接器和充电系统、毫米波雷达等,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对材料轻量化与使用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备高韧性、低收缩率、耐电解液材料特点的特种PBT材料及替代进口的高性能TPV材料,被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密封部件。

此外,为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碳减排、绿色发展的号召,有效推动高性能回收塑料(PCR)材料的市场开拓,期内,公司成立了“大项目和可持续发展部”,助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汽车市场的快速拓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政府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2022年1-6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汽车产销已全面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公司表示,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高景气度,公司将进一步抓住行业发展机遇,通过横向丰富产品线和纵向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市场。

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发展快速,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

除了在汽车核心市场取得快速增长外,公司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亦取得亮眼成绩。期内,公司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实现营收0.76亿元,同比增长204%,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引擎。

具体来看,在高铁轨道减振系统材料方面,公司多款新产品通过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扩项认证,其中耐疲劳低翘曲轨距块及轨距挡板材料已在华中地区客户批量应用。地铁轨道减振系统材料方面,公司定向研发的工程塑料在多家客户取得认证,其中高抗冲高绝缘轨距块材料已在华北客户批量应用。高铁及轨道交通机车方面,公司正在配合多个厂家研发试制车厢电路系统用阻燃绝缘波纹管材料及制动系统用耐热耐油耐磨轴承保持架材料,同时进行认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新老基建共同发力,城际、市域轨道交通空间广阔。在明确“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开发绿色新产品满足市场消费升级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南京聚隆作为国内高铁轨道交通用改性尼龙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拥有一批稳定的核心客户群,积累了长期服务经验优势,未来有望长期受益于行业发展。

研发创新夯实竞争壁垒,募投项目释放业绩增长潜力

中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保持连续增长,2021年达到5787.20万元,同比增长24.13%,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46%。作为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不断进行前瞻性研发,进一步巩固公司的研发优势。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78项(52项为发明专利),累计主导起草了国家标准5项,参与起草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项。期内,公司董事长当选第十六届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入选南京市“紫金山英才先锋计划创新型企业家项目”。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专利申请与布局,申报的南京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验收通过。

研发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将助力公司长远健康的发展。日前,南京聚隆公告,拟发行不超2.4亿元可转债,用于年产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3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公司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线及应用领域,同时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公司向下游高附加值制品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举措。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可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有利于实现公司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推进公司持续稳定向好发展,实现资本与实业的良性互动,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公司整体战略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能够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CIS)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