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据新华社消息,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中央区域办职责,会同有关方面始终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压茬推进标志性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此前一日,雄安新区首批疏解央企中国华能总部、中国中化总部正式迁驻雄安新区。而据“中国铁路”公众微信号,10月10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京津冀铁路公司正式由北京迁驻雄安新区办公。央国企迁驻雄安新区动态密集更新。
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高校方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区正加快建设,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5所高校的雄安校区已明确选址用地,正在编制总体规划建设方案。
医院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正加快推进主体结构施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于今年9月29日开工建设,阜外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广安门医院雄安院区已明确选址用地,正在有序开展可研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
央企方面,中国星网总部及4家所属企业于2024年10月入驻雄安办公,目前稳定运营;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入驻雄安总部办公;中国矿产总部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中国诚通、中国农业发展集团4家央企已完成选址供地,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方案设计。国家电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所属的30家二三级子公司完成迁址注册。
据悉,下一步,中央区域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后续疏解项目落地建设,推动雄安新区进一步完善市政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落实落细住房、人才、教育、医保等疏解支持政策举措,真正让疏解人员在雄安留得下、发展好。
央国企迁驻雄安新区动态密集更新
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于10月9日正式入驻雄安总部办公。目前,中国华能总部及直属单位的1000余名员工已在雄安新区进入常态化办公状态。中国中化总部已步入常态化办公阶段,近1000名总部及相关配套单元的员工已在新办公场地有序开展工作。
分析认为,中国华能和中国中化的正式迁驻,不仅是两家央企自身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两家龙头央企在雄安落地扎根,将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雄安新区集聚,促进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同时,央企员工的大规模入驻也将为雄安新区带来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推动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活力的提升。
据“中国铁路”公众微信号,10月10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京津冀铁路公司正式由北京迁驻雄安新区办公。京津冀铁路公司全称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是国铁集团重点监管的铁路公司,于2015年3月注册成立,目前注册资本金800亿元,主要负责京津冀区域内城际铁路项目规划、建设、运营、投融资和综合开发等工作。“十四五”期间,承担11个铁路项目建设任务,总里程约1220公里,总投资约2950亿元。
京津冀铁路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迁驻雄安为契机,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效益,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区域内铁路规划建设,不断完善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网布局,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为雄安新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助力添彩。
此外,记者从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了解到,7月31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总部项目(D03-04-27地块、D03-04-28地块)精装修工程中标结果进行了公示,这也意味着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雄安总部进入精装修阶段,正式入驻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