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据澎湃新闻,消费者李先生近日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投诉称,他购买的月饼配料表中明确标注含有“脱氢乙酸钠”,而该添加剂已被禁止在一些食品中使用。
李先生称,他于8月31日在大润发(沈阳和平店)购买了两袋“鑫思琪五仁小月饼”,一袋售价4.79元,包装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保质期至2025年9月4日;另一袋售价9.06元,包装日期为2025年8月31日,保质期至2025年9月6日。
李先生提供的配料表图片显示,月饼配料包含小麦粉、白砂糖、饮用水、植物油、食用玉米淀粉、鸡蛋等;馅配料包含小麦粉、白砂糖、绵白糖、花生、瓜子仁、芝麻、核桃仁、食用植物油、南瓜仁等;食品添加剂部分明确标注有“脱氢乙酸钠”。储存及食用方式为常温、即食,厂商为沈阳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
李先生向大润发反馈情况没有得到回复。9月16日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协调后,大润发解释称只是配料表标签填错了。涉事的大润发超市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表示,标签是去年进同款月饼时建的档案,今年上架前员工没有核对新货信息,直接复制了去年的旧档案。李先生购买的今年新进货月饼,厂家提供的最新检测报告明确显示,产品里并没有添加脱氢乙酸钠。
脱氢乙酸钠作为添加剂种类,属于低毒高效的广谱性食品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强。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体内多种氧化酶,长期过量摄入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会危害人体健康。
此前,脱氢乙酸曾被允许在部分食品中限量使用。但在去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被删除,同时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由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新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开始实施。
据人民日报去年10月的报道,本次脱氢乙酸钠标准的修订,是出于保护公众健康、顺应国际趋势、更新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减少健康风险等多方面考虑的综合考量,有助于提升食品健康水平,促进食品工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去年脱氢乙酸钠大范围禁用的消息一出,曾引起网友热议,有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如果在这半年内过渡期很焦虑,可以在购买食品时查看配料表,企业也应该在缓冲期积极升级迭代。
据5月20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06808.HK)发布年度业绩报告,截至3月31日的2025财年,该年度收入为715.52亿元,较2024年的725.67亿元减少10.15亿元,减幅为1.4%;净利润方面,其年内溢利则实现了扭亏为盈,达到3.86亿元,2024财年的净利润为-16亿元。
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关闭长期亏损门店及淘菜菜及天猫共享库存业务等供应链业务收缩。2025年财报报告期内门店数量达到505家,覆盖207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