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金砖论坛建言:拥抱智能体,打造“超级组织”驱动产业智能化变革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小伟2025-09-16 19:58

9月16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发表演讲,他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发展进程,并提出:当前所理解的新工业革命,本质上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业革命,其核心特征是工业发展的赋能方式从过往的数字化,转向以智能化手段为核心的赋能模式。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中,“上半场”的核心议题与讨论焦点集中于大模型;如今行业已进入“下半场”,人工智能的关注重心也随之发生演进,焦点已从大语言模型(LargeLanguageModel)逐步升级为智能体(Agent)。

周鸿祎认为,尽管当前大模型能力持续升级,但仅依靠大模型仍无法推动新工业革命。“大模型相当于大脑,能思考、能生成、能规划、能推理,但没有手和脚,不会用工具,不能直接干活。”若AI发展止步于大模型阶段,最终只能成为“玩具”,而非驱动产业变革的生产力工具。

智能体应运而生。智能体被周鸿祎比作“虚拟空间里的机器人”,并具备四大核心能力:分解和规划任务的能力、记忆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分工协作的能力。

在如何用智能体赋能新工业革命的问题上,他在演讲中强调必须走“专业智能体”路线:“通用智能体‘博而不精’,既缺少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能力也难以实现跨领域泛化;而专业智能体聚焦单一领域或单一任务,不仅更容易落地应用,还能深度融入企业现有业务流程,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周鸿祎表示,“传统软件只是基础效率工具,不仅需要人主动操作,最终效果也受使用者能力影响、难以界定;而专业智能体可以同时替代软件的工具属性和人力的执行属性,既能降低运营成本,又能提升成果质量,实现更优效的降本增效。”

除了产业层面,智能体还将引发个人角色与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周鸿祎提出“超级员工”与“超级组织”的概念:“当每个人都能指挥100个智能体协同工作时,个人生产力将实现指数级提升,成为‘超级员工’;当组织内每一名员工都能有效管理大量智能体、形成协同效应时,企业也将突破传统管理边界,升级为更高效、更灵活的‘超级组织’。”

论坛上,周鸿祎系统阐述了智能体的五个演进层级:从L1聊天助手,到L2工作流智能体,再到L3推理型智能体、L4多智能体协作,直至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进化、自我迭代,甚至能自行制造所需的智能体来完成任务的L5级智能体。

为推动智能体更快更好地发展与应用,360推出了智能体工厂平台。该平台可以低门槛、快速打造智能体,无需编程能力,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就能让人人都能定制L3智能体和L4多智能体蜂群。他还现场演示了如何使用纳米AI多智能体蜂群,输入简单提示词一键生成宣传片的效果。

据悉,在开放合作方面,360愿意面向金砖国家开放智能体工厂,作为支撑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的技术底座,提供从智能体构建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赋能。周鸿祎表示,传统工业的智能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变革,积极拥抱智能体,才能用技术创新驱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 臧晓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