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特发性肺纤维化 吉贝尔关联公司生创科技启动二期临床试验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齐和宁2025-07-31 17:40

2025年7月,浙江生创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创科技”)正式启动其核心产品“宫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Ⅱ期临床试验,这是一项由上海瑞金医院牵头,23家三甲医院联合参与的,国内呼吸学界集体推动的高规格临床研究,标志着吉贝尔(688566.SH)参股的子公司生创科技在创新细胞治疗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重要进展,有望为肺纤维化等难治性疾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吉贝尔于早期投资生创科技,金额8120万元,当前持股比例为10.91%。通过委派一名董事参与其公司治理,吉贝尔深度介入生创科技的决策体系,推动其战略发展。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本次Ⅱ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7月14日正式登记启动。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设计,旨在科学评估SC01009注射液(宫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的产品代码)在IPF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生活质量影响,计划入组人数66人。

生创科技专注于细胞药物研发与临床转化,致力于构建以宫血干细胞为核心的技术平台。其核心产品“宫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是国内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件(IND)的宫血干细胞药物,注册分类为生物制品1类,目前已获批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病毒导致的重症肺炎等适应症的临床研究。

IPF作为一种原因不明、进展迅速的致命性肺间质疾病。患者的肺泡壁逐渐被纤维化阻止替代,肺呈现如“硬化的海绵”,呼吸困难愈演愈烈,全球患者超300万人,患者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2—3年,现有药物如吡非尼酮仅能延缓病情进展,其疗效有限且副作用明显,而肺移植则受到供体资源短缺的严重限制。因此,能够多靶点调节炎症、免疫与纤维化级联反应的细胞疗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市场前景方面,肺纤维化治疗领域正处于快速扩容期。据行业预测,全球IPF药物市场年均增长率超15%,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美元。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取得积极成果。其机制主要通过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等功能,促进肺部组织修复和再生,缓解炎症,改善肺功能。

生创科技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宫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独特来源与多重生物学特性。宫血干细胞来源无创且可再生,通过女性月经血收集,无需手术穿刺(如骨髓、脂肪干细胞),无伦理争议,可定期获取,来源广泛,更适合产业化。同时,增殖能力强,在同等培养条件下,比脐带/骨髓干细胞增殖速度更快,体外传代次数多(可达20代以上),易于规模化培养。免疫原性低,不易引发免疫排斥,具备“免疫豁免”特性,异体移植潜力大。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神经、心肌、肝细胞等,在再生医学中应用广泛。分泌修复因子,分泌VEGF、HGF、EGF等促血管生成和组织修复因子,对缺血性疾病、伤口修复有潜力。相较于传统小分子药物更具有安全性与适应症拓展潜力。

业内普遍认为,若SC01009的Ⅱ期临床取得成功,不仅将为IPF患者提供新疗法,更有望推动宫血干细胞技术在更多疾病领域的应用。对于吉贝尔而言,此项战略投资为其在创新药的研发上增添了更多更新的布局。(齐和宁)

责任编辑: 孙孝熙
校对: 杨舒欣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