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来(NYSE:TAL)近日发布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
本季度,好未来营收5.8亿美元,同比增长38.8%;经营利润1435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归属于好未来的净利润3128万美元,同比增长174.4%。这份亮眼业绩带动好未来股价大涨8.42%。
好未来的业务包括学习服务和学习内容解决方案,前者主要是非学科类培训,后者主要是智能教辅和学习机。
学习机是拉动好未来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上个财年末,设备周活跃量高达110万台,但今年的新品在5月即财季末才发布,市场反响如何,得在下个季度才能呈现。
学习机拉动整体增长
应该如何理解本季度好未来的业绩表现?一方面,营收5.8亿美元,同比增长38.8%,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显示出K12市场的强劲需求及品牌优势;另一方面,38.8%又是好未来近8个季度里最小的增幅,与过往相比增速有所放缓。
首先来看连续8个季度保持38%以上高速增长的原因,这得益于非学科类培训的迅速恢复和学习机的突飞猛进。
学习服务占好未来总营收超过60%,过去几年,好未来线下学习中心网点迅速恢复。
好未来2025财年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好未来在国内40个城市和海外5个城市拥有526个学习中心,与上年相比增加195个,增长58.9%,学习中心数量已恢复到高峰期的近50%,并且新进入国内2个城市。
从2022财年到2025财年,好未来租赁学习中心的场地面积分别为17.6万、15.8万、32.2万、48.8万平方米,与学习中心数量的恢复保持同步。
学而思素养线下小班课是学习服务最主要的板块,提供编程、机器人、研学、科学实验、科学思维、人文创作、围棋等课程。经过几年探索,目前课程体系已经成型,课程价格稳定。
学习内容解决方案更是牵引好未来整体增长的业务。2025财年,该业务营收增长63.1%,超过了学习服务业务45.9%的增幅;从2023财年到2025财年,该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16.3%、29.4%、31.8%,逐渐抢占学习服务业务的占比;从2023财年到2025财年,该业务营收分别为1.7亿、4.4亿、7.2亿美元,绝对规模越来越大。
过去8个季度里,好未来有两个季度的营收增长超过60%,都发生在“双11”大促所在的季度,可见学习机促销对整体营收的拉动效果之明显。
其2025财年年报显示,在2025年2月的最后一个自然周,AI学习设备的周活跃量为110万台,而2024年2月同期为40万台。第三方机构洛图科技的数据则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学而思学习机的市场份额超过13%,位列行业第二位。
自从两年半前推出第一款学习机以来,好未来迅速成为市场绝对头部,学而思学习机上配备了自研内容,包括自研的校内学科类和校外素养类课程,这是产品最具差异化的特征。此外,好未来的自研大模型等AI能力突出,学习机的功能由AI驱动,也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连续高增长后回调
但为何本季度好未来的营收增长放缓了?
首先,在学习服务业务方面,好未来在本季度财报会上再次强调,对于学习中心采取审慎扩张策略,专注于提升现有城市的中心密度,并选择性进入新城市。重视长期健康、可持续的业务增长,追求高质量服务而非单纯规模扩张。
与之对应的是管理效率提升。本季度,好未来的管理费用的营收占比为21.1%,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符合上季度财报会提出的“运营效率提升将是新财年的优先事项之一”的要求。
此外,好未来在近几次财报会上都没有提及海外业务,2025财年,好未来的海外学习服务业务还退出了1个城市,规模收缩有利于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接下来几个季度,由于过往的基数已经很高,好未来的学习服务营收和递延收入的增长或将继续缓慢回落。
其次,在学习内容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好未来在2024年5月、8月、11月分别发布学习机新品后,2025年上半年出现了短暂的空白,直到5月初才发布了多款新品,再加上4月其他品牌发布了直接对标学而思学习机的新品,加剧市场竞争,两方面因素可能导致学习机增长放缓。
新品发布节奏变化,也让好未来本季度放缓了营销投放。最近4个季度,好未来的营销费用分别增长56.4%、85.6%、73.1%、47.7%,本季度由于新品发布只有1个月,营销费用增幅是最低的。这也给了尚未盈利的学习机业务以喘息、调整之机。
不过,好未来在5月密集发布了P4、S4、T4三款新品,既包括5999元以上价位旗舰机型的换代产品,又首次进入2000-2999元中端价格带,截至目前共有8款学习机在售,产品矩阵的丰富带来的销量、营收增加,特别是今年有国补的618大促带来的显著销售高峰,这些利好有望在接下来的财报中体现。
第三方机构洛图科技的报告预测,在促销期所在的5月和6月内,中国学习平板线上市场的合计销量将超过70万台,同比上涨36.8%。整个上半年,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销量将达315.5万台,同比涨幅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