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布局持续优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4-04-18 07:4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日共同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3)——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布局持续优化。

蓝皮书指出,产业链供应链的转移和布局与地方区位优势、工业基础、配套能力等高度相关。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我国整体可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四部分,不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转移呈现不同趋势与特征。

东部地区具备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与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占据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优势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通信、半导体等产业,互联网服务、金融服务、文娱消费产业发达,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几大城市群。东部地区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不断吸引产业链高端环节在区域聚集,将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地区内部,大城市毗邻区地价相对较低,配套设施完善,有利于实现知识与人才的流通共享,成为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合作进一步增强。

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基础雄厚,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领头雁”。河南凭借地理区位优势成为航空物流运输和铁路中转的首选地;湖北、湖南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发展基础,集聚了许多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产业;安徽邻近上海、江苏等广阔市场,智能家电领域产业链发展良好,承接了部分江浙沪地区的产业转移。总体来看,中部地区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等传统资源密集型行业占比整体下降,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电子器件生产等产业领域比重上升,产业转型成效显著。

西部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航空航天、核能源、化工产品、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具备发展前景。如陕西航空航天、半导体产业、金属和非金属产业迅速集聚;成渝城市群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庆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云贵地区地势多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能源等原材料聚集地,不断加快中药、白酒等特色资源产业布局;山西、内蒙古和新疆等能源大省依靠自身煤炭、油气资源优势,聚集钢铁、建材、化工相关产业,伴随我国化解过剩产能与“双碳”目标提出,资源大省传统产业转型压力加大,向减量增效与清洁绿色方向转型。

东北地区在我国重工业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增速趋缓、产业结构转型困难等问题。近年来,东北地区加快承接医药产业转移,随着产业集群的建设,聚集了一系列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领域产业集群,如沈阳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产业集群、本溪制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哈尔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新引擎。(关兴)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