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新面孔,扎堆出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陆海晴2023-11-07 12:58

从近期发行的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来看,涌现出多张新面孔。

虽然部分基金经理此前并未管理过公募基金产品,但是从业经历却已十分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基金经理数量已超过3500位,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新锐力量的不断加入以及基金产品新陈代谢的加快,基金经理的优胜劣汰势必加速。

例如,11月6日,长城精选进取3个月持有期混合型(FOF)启动发行,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应俊帅。

这也是应俊帅公募基金经理职业生涯的起点。不过,应俊帅已有多年相关基金研究经验。公开资料显示,应俊帅曾就职于招商银行,任总行资深产品经理,有9年基金研究经验,5年“摩羯智投”实盘管理经验。在FOF组合构建方面,主要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选人”为核心,构建“全天候”组合。据悉,本次新基金发行,应俊帅也跟投100万元。

类似的新面孔还有很多。以正在发行中的恒越智选科技混合为例,该基金其中一位拟任基金经理杨藻此前也并未管理过公募基金产品。从杨藻的履历来看,2005年,他入职某半导体公司担任产品工程师,主要负责BOM(物料清单)、供应商管理以及材料规格管理等工作,也曾担任头部券商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并于去年9月加盟恒越基金。

无独有偶,中欧周期优选混合拟任基金经理任飞也将迎来自己管理的第一只公募基金产品。从任飞履历来看,2017年3月加入中欧基金,担任权益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宏观周期组组长,对周期性较强的行业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除了新人辈出以外,多位此前离职的绩优基金经理们也正在密集复出。例如,11月1日,广发基金公告称,广发主题领先混合等基金增聘冯汉杰为基金经理。值得一提的是,冯汉杰在中加转型动力混合任职期间的年化收益率超过20%。

除此以外,近日,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何以广正式出山,掌管兴证全球可持续投资三年定开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原基金经理王君正则掌舵华夏信兴回报混合;民生加银基金原副总经理于善辉近日则以博时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专职委员的名义公开发声。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基金经理频现新面孔,还是绩优基金经理再复出,都反映出当下公募基金行业激烈的竞争。纵观公募行业的发展,近几年基金经理队伍快速扩容。据天相投顾统计,10年前,即2013年底,公募基金经理数量为1017位。2018年,基金经理数量突破2000位。短短3年时间,2021年基金经理数量再度突破3000位。从最新情况来看,基金经理数量已超过3500位。

然而,从资金管理情况来看,少数基金经理掌握着主要话语权。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测算,管理规模排名前15%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占全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比例为77%,而后15%的基金经理合计管理规模仅占全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0.11%。未来随着指数基金规模的持续增长,该现象可能更为明显。

“面对如此激烈的行业竞争,这意味着,业绩长期表现不佳的基金经理们或终将被淘汰。这个行业还是很残酷的,事实上,当前已有不少基金经理没有基金可管,或是在担任基金经理多年后,被降职为研究员。”沪上一位基金公司研究总监告诉记者。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具备哪些品质的基金经理才有可能实现突围?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投资主管Martin Dropkin(马蒂·德普金)曾表示:“对投资的热爱是入场的筹码,同时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复一日的投研中,基金经理要时刻记得自己是为谁而工作,确保自己的投资目标和客户的利益始终保持一致。需要做大量调研,走到产业中挖掘更多信息,还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深入了解客户的诉求。”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