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78期正泰电器深耕低压电器行业34年 “国际本土化”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在2016年成功注入光伏资产,并开启了从装备制造企业向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之路后,正泰电器形成了怎样的产业布局?面对智能家居、工业4.0的滚滚热潮,低压电器龙头又将如何应对?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正泰电器。

第78期

正泰电器深耕低压电器行业34年 “国际本土化”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在2016年成功注入光伏资产,并开启了从装备制造企业向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之路后,正泰电器形成了怎样的产业布局?面对智能家居、工业4.0的滚滚热潮,低压电器龙头又将如何应对?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正泰电器。

现在,低压电器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出现了——好的越好,强的越强,不适应的自然淘汰,不论是产品还是企业都是如此。我相信,像正泰这样具备全球化竞争能力的,同时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整合新技术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好。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低压电器产品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微信图片_20181106165642

在制造方面全面实施智能化

高峰:低压电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公司近期也在推行智能化制造的转型升级,请问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相关技术落地后会对公司的生产带来怎样的提升?

南存辉:在低压电器领域,我们花了三年时间打造的项目,基于能效管理的电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最近刚刚通过国家工信部的验收。这个示范项目从产品设计开始,到模具制造、产品制造,最后到仓储、物流、客户端,实现了全过程智能制造,基本上把人的因素消除掉了。

实施智能制造之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更高了。如今,我们把质量隐患消灭在生产的萌芽状态,一旦参数发生偏移,大数据指挥生产线停下来,人去把它调整好之后再开动。在产品出来后的所有环节检测,比如热检测、透视检测、X光检测等等全部由机器完成。

这个项目是最近通过验收的,我们也在跟踪,到底系统能把生产提升到什么程度,到底产能提高多少,成本降低多少。如今跟踪了两三月,目前来看全部超过预期,非常的棒。

在光伏业务方面,正泰电器在嘉兴有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规模都算大的光伏单体制造基地,1.5GW的工厂,同样是全自动化的。

将来低压电器板块也好、光伏板块也好,我们整个公司在制造方面将全面实施智能化。将来整个产业的大进步,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因为国家很重视,地方政府很支持,企业也非常愿意。现在国家鼓励创新的政策非常棒,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都抓住这个大好的机会拼命推进智能化。一旦智能制造全面铺开,中国的制造业将完全大不一样,竞争力绝对是世界顶级的,这个意义很重大。

以电站为龙头 做正泰特色的新能源产业

高峰:请问公司以低压电器龙头企业的身份,进入光伏新能源领域较其他光伏企业的优势在于哪里?

南存辉:正泰电器和其他光伏企业的区别在于我们拥有产业链优势。

光伏产品其实就是一个发电环节,发电完成后的输、储、变、配、用,正泰拥有全套的产品和技术。当时我们在火电、水电、风电和太阳能之间做选择,最后决定,既然是转型升级,就选择了最为清洁的太阳能。而且我们不做前端,专注于最后的光伏电站环节。

所以,我们跟很多光伏企业不一样,他们做硅片、做组件,投入很大,产线规模很大,赚钱的时候也很多。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干后面那一端——那是我们能干的活。这样一来,我就把正泰的优势结合起来了,正泰在电力板块的产业链完整了。

此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全球都一样依靠政策推动。如今,行业规模起来了,政策向后调,不少单一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受影响很大。而对于正泰电器而言,身后有集团的支撑,同时持续将投资电站的规模适度的加以控制,主要做好配套工作。

所以说,正泰电器和其他光伏企业的不同在于,我们以光伏电站为龙头,抓好投资、建设开发以及运维,用我们的产业链进行产业配套。最终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正泰新能源模式。

高峰:近期和长期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南存辉:新能源领域,我们近期的目标还是继续做好电站。正泰电器会继续把电站业务的创新、管理工作做好,着眼于竞争力的提升。

长期来看的话,正泰电器未来要以发展能源综合管理为抓手,把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创新工作做到位。

太阳能是其中一块,其中经营分布式电站是一个大方向,在这个领域,运维能力是很讲究的。运营成本的高低,效率的快慢,直接决定了你的产出。总之,正泰电器朝着一条让能源变成更加清洁、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便宜的主线进行布局。通过在新能源领域中的技术性整合,工艺创新,将在新能源领域,做出中国特色、做出正泰特点。

高峰:公司在光伏电站运营过程中,实现的转换率如何?

南存辉:光伏产业追求转化率的目标,也就是经过阳光的照射,能产生多少电。但是作为发电环节来讲,更关键的是一度电成本多少。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目标,当然最终都是在投入产出比上面下功夫。假如说光伏发电一度电只需要0.2元,跟火电是一样,甚至比火电还便宜,那么光伏的量自然就大起来了。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政府政策、产业规模、技术创新等等各方的力量来推动。

十年前,光伏发电的成本差不多是4美元/瓦,七八年前降到2美元/瓦,现在多少?0.2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