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伏行业已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不过,“卖铲人”晶盛机电(300316),不管是2008年金融危机,还是欧美光伏“双反”、“5·30”新政,公司都能在行业的震荡洗礼中一路高歌。
近年来,光伏行业已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不过,“卖铲人”晶盛机电(300316),不管是2008年金融危机,还是欧美光伏“双反”、“5·30”新政,公司都能在行业的震荡洗礼中一路高歌。
科技人才是最好的护城河
在行业起伏中,晶盛机电能稳健前行,曹建伟将原因归咎于两点:“首先是公司的财务非常稳健,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银行贷款;其次,公司其实一个轻资产运营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所以,本身的抗风险能力是非常强。”
“我们从高校出来创办企业,天生就拥有科技型创业基因。”而且,曹建伟也一直坚定认为,“晶盛机电的发展,只有科技这条路能走,所以公司所有的产品,从来不走价格竞争路线。同质化带来的价格竞争,对公司来说是毁灭性的,只能走差异化的竞争,通过技术创新,深度挖掘客户的需求”。
一般来说,价格与价值成正比,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科研出身的曹建伟,对此更是深有体会:“当时,晶盛机电在开发产品的时候,有一些简单原则。比如说,100万元以下的光伏设备,就不会去开发;到了半导体装备,开发的前提条件提高500万元以上。我们一定要开发一些门槛高的产品,这样的设备才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所以,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同时重金召集人才”。
据了解,“提高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太阳能发电产业链成本”,是光伏产业近年来取得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围绕着行业的两大核心需求,晶盛机电近年来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强化研发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的培养,驱动技术创新,确保公司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2.27亿元,同比增长22.11%,占全年营业收入的5.96%。截至2020年底,晶盛机电的研发技术人员已增至748人,占公司总人数26.55%。
据悉,晶盛机电研发队伍,是一支以教授、博士、硕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也是公司持续创新的基石。
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的灵魂,好的企业文化就像一盏灯塔,指引企业不断前行。曹建伟称,晶盛机电是一家有使命、有愿景的企业,近3000名企业员工,围绕着企业使命和愿景,倡导奋斗为本。比如说,在开发产品过程中,公司的定义一定是行业两个第一:技术要第一,市占率第一。
在访谈中,曹建伟直言,“晶盛机电成立15年来,整个产业发展非常快,但是公司核心研发人员,核心管理人员几乎没有离职,个别离职人员,也没有再进入竞争对手或者行业,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最好的护城河”。
“以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比较弱,但现在政策很尊重知识产权。只有这样,才能让科技创新有很好的回报。”曹建伟笑称。
与之对应的是,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技术人员748人,研发技术人员占比26.55%。2020年,公司新增获授权的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专利441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
通过持续的自主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服务,晶盛机电在半导体和光伏产业领域高端客户群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在行业内赢得了较高的声誉。连续5年跻身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十强和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十强,并荣获了“2019全国电子信息企业创新企业奖”、“中国创业板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十强”等荣誉。
未来3年市场将快速放量
“未来10年行业前景会怎样,我们不敢预测,但是,未来3~5年我们看得很清楚。我们判断,未来3年之内,我们下游硅片产能应该将快速放量,市场需求巨大,这个是确定的。”对于行业发展前景,曹建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据悉,光伏行业的政策红利和技术迭代驱动,正在持续刺激硅片扩产需求。比如说,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巴黎协定》,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碳中和已成为全球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国政府也表示,力争使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进程中,需要大幅度提高新能源占比,这也为光伏、风能、核能等新能源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
“光伏超过火电等传统能源,我觉得是确定的。”曹建伟分析,第一,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光伏已经进入了平价上网阶段,单瓦成本上已经能源与火力发电竞争了;第二,光伏行业绿色低碳的特点,符合整个社会发展的需求,也非常安全,所以从目前来看,光伏行业大有可为,是最好的能源。
根据国家能源局测算,在2018年~2023年间,光伏电度的平均成本价格会从0.43元/千瓦时下降到0.32元/千瓦时。届时,其价格将会低于煤炭发电成本价0.36元/千瓦时。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测,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可达86%,其中光伏发电占比达25%,截至2050年光伏累计安装量可达8519GW。
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0年国内新增装机量达到48.2GW,同比增长60.1%;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53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年均新增装机有望达70~90GW,全球年均有望达210~260GW。
“从设备端来看,我们关注整个市场规模,预计未来3~5年内,下游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巨大。”曹建伟称,对光伏设备而言,其需求来自两部分:终端光伏装机需求和技术迭代带来的更新需求。“新产能扩张,尤其是这一轮G12硅片的大规模扩张,估计需要花三年时间才能完成扩产。
同时,半导体硅片为晶圆制造材料最关键环节之一,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使得生产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正在加快。
“一流设备公司一定要靠一流的客户。”曹建伟称,以前,半导体设备尤其集成电路设备国产化很难,他们不敢冒险用国产设备,但是现在政策利好来了,国内集成电路客户寻找国产设备的意愿很强烈。这样对晶盛机电来说,就遇到了非常好的时机。
另外,随着5G技术商用步伐的加速、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以及全球消费电子产品持续创新迭代,蓝宝石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触控显示、外观防护主流材料,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公司生产的蓝宝材料在整个市场上都是供不应求状态。而且,还不只我们公司一家,其他同行也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曹建伟称。
下一步,晶盛机电将会怎样演绎?曹建伟表示,“晶盛机电是以‘打造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先企业’为使命,未来3~5年内,公司一定能成长为行业小巨人;同时,国际化是晶盛机电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希望成为一家国际化设备公司,在全球招募顶尖人才服务于全球的半导体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