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股市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股市动态

人工授精等被纳入北京医保,这类A股立马飙升

2022-02-21 16:31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作者: 安曼
中国基金报 安曼 2022-02-21 16:31

临近午间收市,一则大消息引发资本市场异动。

人工授精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

被纳入北京医保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市医保局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对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调整,并明确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政策。新政策将于3月26日落地。

其中,为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等16项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图片

图片

这是国内首个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城市。受此消息影响,WIND辅助生殖指数直线拉升,多只成份股涨停。

图片

图片

三胎指数也趁势拉升超3%。

图片

港股方面,锦欣生殖短线拉升超13%。截至收盘,仍然上涨9.51%。

图片

辅助生殖器械龙头企业贝康医疗也一度上涨超11%。截至收盘,上涨7.72%。

图片

市场人士认为,预计辅助生殖、东数西算都将是两会的大题材,尤其是生育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预计两会之后,更多地方政府都将推出鼓励生育的优惠政策。

国家医保局:逐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国家医保局就曾表态。

9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581号建议的答复》,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不孕不育症’辅助治疗纳入国家医保提高人口增长的建议”做出答复。

该答复函指出,医保部门已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溴隐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药品纳入支付范围。同时,在诊疗项目方面,将指导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图片

据《中国妇女报》此前报道,目前,不孕不育症及辅助生殖技术,不属于疾病治疗的范畴,我国没有明文规定对此实施补助需要自费治疗。但已有部分省份探索性地对特殊群体,如‘失独家庭’等接受ART(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予以适当补贴。

张坤、葛兰等明星基金经理扎堆调研

21日,收购了云南两家具有辅助生殖医疗服务医院的康芝药业直线拉涨停。

图片

旗下玛丽医院拥有生殖医学科的麦迪科技业也在午后直线封板。

图片

曾经因为“拒诊风波“而腰斩的国际医学,也一度逼近涨停,最后收涨至4.32%。

图片

受“孕妇流产”事件影响,国际医学旗下西安国际医学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此前被西安卫健委罚停业整顿3个月。

2022年1月13日,国际医学遭深交所实施风险警示,股票自1月14日起停牌一天,自1月17日复牌,公司股票简称由“国际医学”变更为“ST国医”,随后其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一字跌停。期间广发基金等5家基金公司下调国际医学估值。

1月18日,在天风证券组织的开放机构调研,中欧基金的葛兰,易方达基金的张坤、张清华,广发基金吴兴武等明星基金经理纷纷现身国际医学的调研中。

在此次调研中,国际医学针对近期医疗事件情况、旗下三家医院运营情况和整改工作情况、停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研之后,ST国医股价也迎来峰回路转,1月20日、21日连续两日强势涨停,截至今日收盘,股价已经从低位反弹近30%。

图片

有意思的是,这是在张坤大幅减持了港股上市公司锦欣生殖之后,转向调研国内的辅助生殖龙头。

不过,截至2021年6月30日,易方达仍然持有1.75亿股锦欣生殖。高瓴则屡屡加仓,持有超3亿股。

图片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