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万科A董监高自愿取消增持计划价格上限

2022-09-17 05:00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黄翔
证券时报网 黄翔 2022-09-17 05:00

  图虫创意/供图 周靖宇/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黄翔

  9月16日晚间,万科A(000002)公告,由于近日公司股价长时间高于原定增持价格上限,为了能够继续实施增持计划,增持主体(董事会主席郁亮,监事会主席解冻等)自愿取消原定增持价格上限(即17.30元/股)。除此之外,本次增持计划的其他内容不变。

  截至9月14日,万科A增持主体已累计耗资1132.91万元,占本次增持计划承诺增持金额的56.65%,共增持公司A股股份65.23万股。记者注意到,自8月初以来,万科A股价迎来一波上涨,涨幅超20%,最新股价为18元/股。

  今年3月中旬,万科A股价跌至近5年来的低点,此后3月31日,万科发布高管增持计划。据公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监事会主席解冻,董事、总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职工代表董事王海武,职工代表监事阙东武,执行副总裁、财务负责人韩慧华,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刘肖和董事会秘书朱旭(以上合称“增持主体”)计划自3月31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合计增持金额将不低于2000万元(即每人各自在2021年度从公司获取的税后现金报酬总额),增持价格不超过18.27元/股((因2021年度分红派息方案实施调整为17.30元/股)。

  此外,万科A今年也同步进行了大规模回购。公司3月31日公告的股份回购预案显示,回购总金额不超过25亿元且不低于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8.27元/股,回购期限自3月30日至6月30日。但最终回购金额只完成了预案下限的64.6%。万科表示,主要是因为可回购的交易日有限,且公司股价在回购期限后期持续高于回购限价。

  当前,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不过自今年一季度以来万科业绩稍有回暖。今年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2069.2亿元,同比增长23.8%;净利润122.2亿元,同比增长10.6%。光大证券认为,万科中期业绩延续一季度良好增长趋势,财务与资金状况稳健,拿地结构优化,经营服务业务发展快速,万物云分拆上市进程顺畅,有望加大赋能内部发展。同时,该券商也指出,地产销售短期承压。上半年,公司实现全口径销售额2152.9亿元,销售面积1290.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39.3%、41.1%,其中,上海区域、南方区域、北京区域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36.3%、22.1%、12.1%,核心区域销售贡献较大。

  日前,万科发布8月经营简报。公司8月合同销售面积202.6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09.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7.7和16.4%。1-8月合同销售面积1709.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2799.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37.1%和36.8%,降幅有所缩窄。8月,万科投资拿地依旧相对谨慎,8月新增开发项目2个,分别位于苏州和银川,总计容建面31.8万平方米,权益建面14.7万平方米,建面权益比46.2%,需支付权益土地款17.56亿元,权益拿地楼板价11946元/平方米。同时公司8月在昆明新增一个物流项目,占地20.0万平方米,权益比100%。

  开源证券认为,万科8月销售业绩仍同比下滑,一是因为8月传统销售淡季供货不足的影响,二是因为多点散发的疫情影响购房信心,三是因为市场持续低迷导致的推货量不足。相信在政策组合拳和保交楼措施的影响下,公司销售增速有望在四季度同比回正。

  此前9月7日,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全国媒体交流会上表示,单边上扬和单边下跌都不可持续,永远相信能力比规模重要,安全比增长重要。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