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险企监管评价指标“上新” 未达标公司增多正发力整改

2022-08-22 05:00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方妮
证券时报网 方妮 2022-08-22 05:00


数据来源:险企报告 视觉中国/供图 方妮/制表 陈锦兴/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方妮

上周五,银保监会披露了二季度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含一季度风险评级)。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达2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3%;人身险公司总资产2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9%;再保险公司总资产6493亿元,较年初增长7.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008亿元,较年初下降2.1%。

另外,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5.1%;赔款与给付支出7768亿元,同比增长3.1%;二季度末新增保单件数242亿件,同比增长9.5%。

值得一提的是,据监管部门最新通报,无论是保险公司的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还是保险公司的整体评级情况均有所波动。

C、D类数量明显增加

对比保险公司两个季度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可以发现C类、D类公司的数量明显增加。

2021年四季度末,纳入统计范围的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2.1%,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9.7%。彼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显示,91家被评为A类,75家被评为B类,被评为C类、D类的分别有8家、4家。

2022年一季度末,纳入统计范围的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4.2%,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0%。其中,50家保险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为A类,107家被评为B类,而被评为C类、D类的保险公司则分别为15家、8家。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经披露的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有12家保险公司处于不达标状态,包括安心财险、珠峰财险、渤海财险、都邦财险、前海联合财险等8家财险公司,以及渤海人寿、百年人寿、合众人寿、三峡人寿等4家寿险公司。

此外,君康人寿、中融人寿、昆仑健康保险、前海人寿、珠江人寿、上海人寿、恒大人寿和富德生命人寿等8家公司未及时披露偿付能力报告;长安责任、华汇人寿、信泰人寿和弘康人寿尽管披露了各自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但未披露公司的最新风险综合评级情况。

一家险企合规部门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对险企偿付能力的计算规则发生变化,很多公司因此出现偿付能力下滑的情况,这也是当前行业出现增资发债热潮的原因。”

未达标公司忙整改

根据修订后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监管指标扩展为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等三个有机联系的指标。

具体来说,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用于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用于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得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则用于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包括可资本化风险和难以资本化风险)的大小,不得低于B类。这三个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的保险公司,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而其中任一指标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据此,上述12家C、D类公司,即为不达标的保险公司。其中,富德财险、珠峰财险、华安财险、前海联合财险、三峡人寿、百年人寿等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由B降至C,都邦财险的风险综合评级由B直降两级至D,安心财险则属于三个指标均不达标,仍然“稳坐”D类。

都邦财险称,公司在改善自身经营情况的同时,积极推动资本金补充计划,近期公司将通过增资的方式增加资本金,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操作风险、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整改工作,改善风险综合评级中操作风险的不利情况。

安心财险则表示,公司目前主要面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短期健康险与车险等主要业务基本停滞、流动性压力较大等风险。偿付能力方面,公司已采取了全力推进增资工作的措施,期待尽快实现实质性进展;可资本化风险方面,三季度公司将继续全力推进融资工作,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尽快恢复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难以资本化风险方面,公司将监控立案注销率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流动性风险方面,公司将全力推进融资工作,缓解现金流压力;风险管理方面,公司将加强数据收集后的数据核实工作,加强整改和整改跟踪工作。

有业界观察人士表示,“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工作愈发重视。相对于已经披露偿付能力报告但不达标的12家公司,不能正常披露相关信息的险企更需要关注,它们的风险问题有可能更加突出。比如,监管新近通报存在23家保险公司风险评级不达标,说明在未披露相关数据的保险公司中,有相当高的比例也是C类,甚至是D类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前述8家未正常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公司中,有个别公司已是长期未能正常披露。以中融人寿为例,该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自2021年三季度起未再更新。

另外,老牌险企君康人寿最新一期的偿付能力报告也一直停留在2020年三季度。同时,该公司已8次发布推迟披露2020年年报的公告。公开信息显示,君康人寿2020年一、二季度的分类监管评级结果均为C。君康人寿称,公司风险评级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2020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降低到了120%以下。

根据银保监会数月之前发布的《关于2021年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2021年监管部门加强对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审核力度,全年先后责令18家保险机构整改偿付能力信息披露问题,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情形较上一年度明显减少。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