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动力电池回收概念爆发,迪生力、天奇股份两连板,超越科技盘中再涨停

2022-07-25 10:52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吴永芳
证券时报网 吴永芳 2022-07-25 10:52

动力电池回收概念25日盘中再度走强,截至发稿,超越科技涨近17%,盘中一度触及涨停,上一交易日该股“20cm”涨停;迪生力启迪环境天奇股份均连续两日涨停,东江环保涨近7%,格林美涨逾4%。

近日,宁德时代天齐锂业等产业巨头陆续就动力电池回收发表观点,板块热度再起。

东北这证券指出,从资源供给与可持续发展两个角度看,动力电池回收都必不可少:①锂钴镍等资源供给的重要补充。一方面,以锂资源为例,锂资源供需或长期偏紧,动力电池回收长期看将成为锂资源供给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建立成熟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可降低未来我国锂钴镍等资源对海外的依赖度;②符合可持续发展国策。废弃动力电池危害较大且属于资源浪费,高效回收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国策,在资源二次利用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该机构表示,短期看,尽管电池回收重要且必要,但目前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各种问题。1)动力电池报废规模较小,回收体系和渠道建设均不完善。动力电池普遍报废周期在5-7年,当前对应2015-2017年装机动力电池(其中,2017年全球装机量64GWh,仅为2021年297GWh的22%),整体规模较小,回收的体系和渠道建设仍不够完善。2)回收市场规范性不足,小黑作坊仍较多。当前动力电池回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对部分的报废电池未进入正规渠道,市场存在较多小、黑作坊,他们规模小、工艺简单粗放、三废排放不合规,对环境、安全有较大危害。3)当前回收成本较高。当前回收工艺面临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生产效率低(耗时长、产量低)、元素回收率低(以锂为例,当前仅有65-85%)、辅料能源耗量大等,这些工艺问题导致当前电池回收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长期看,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回收工艺持续优化,叠加动力电池报废量逐渐进入高增期,电池回收规模将快速增长,发展空间巨大。1)产业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2018年在深圳开展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并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步入规范化。此外,截至2022年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条件的回收白名单企业已达到47家,“正规军”规模不断扩大。电池回收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将带动产业更为有序规范的发展。2)回收工艺流程不断优化。当前产业实践中正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如引入更为先进的萃取工艺提前分离锂元素、精准控制酸碱比例减少锂流失等,工艺优化成熟意味着成本、产出稳定,这也是产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3)动力电池报废规模将逐步进入高增期。据统计,2021年国内累计退役动力电池规模达到20万吨,而到2026/2030年将分别达到70/230万吨,2021-2026年/2026-2030年CAGR分别为28%/35%,电池退役规模将逐步进入高增期。基于产业政策、工艺完善以及退役动力电池报废规模高增,电池回收整体规模未来空间巨大。布局电池回收的标的/企业:天奇股份赣锋锂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盛屯矿业厦门钨业等。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