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制造变智造 深圳未来已来

2022-07-12 01:04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吴少龙
证券时报网 吴少龙 2022-07-12 01:04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并非新鲜词,但由深圳“喊”出,其蕴含的意义值得重点思考。

从国际竞争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尚处在恢复发展过程中,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稳,实体经济才能稳,宏观经济大局才能稳;另一方面,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制造业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等问题凸显,迫切需要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在此时强调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正是从全国一盘棋着手,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的具体呈现。

立足自身实际,强调“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也是深圳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纵观40余年发展,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一直是深圳“最亲密的伙伴”。从深圳加工,到深圳制造,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可以视作深圳的安身立命之本。

但在疫情反复叠加“三重压力”的冲击下,深圳制造业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官方的一系列报告已经精准把脉:“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呈下滑态势”、“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后劲和附加值还需增强”、“产业结构不均衡、单一产业比重过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不够”。

量体裁衣,深圳短短半个月内连发三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剑指”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领军企业集群、强化科技创新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简而言之,就是把深圳制造升级为深圳智造、深圳创造,“先行示范”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实现在全球产业链里更上层楼;实现自身经济的再度腾飞,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未来”已来,期待“智造”鹏城再展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