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民营银行存款安全也有保护

2022-05-16 02:19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谢忠翔
证券时报网 谢忠翔 2022-05-16 02:19

证券时报记者 谢忠翔

近日,部分民营银行通知储户,手机银行APP等线上渠道已开通出具存款证明服务;更有不少民营银行还在各类线上渠道用醒目的大字标明“我行已参加存款保险”。看似平常的宣传活动,背后原因之一或与近期部分客户对民营银行线上存款产品的信心有所下降密切相关。

储户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受近期部分地区村镇银行存款风波扰动,已有储户放弃了较高利息收益,从这些民营银行将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出,转而存入利息更低的国有大行。亦有储户表示,以后将谨慎选择各类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存款渠道。

近年来,民营银行业绩增速放缓、高管和股东频繁变动等问题成为储户忧虑的因素。事实上,民营银行在新中国诞生至今也不过7年多,相较于传统银行,由于起步晚、缺乏线下网点、品牌知名度低、监管政策逐步收紧等,这些银行的负债不断提升,流动性风险压力加大。甚至部分银行铤而走险,打“擦边球”实施异地展业,或进行违规关联交易。

种种现象反映出,中小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安全已成为金融消费者关注和作出决策的重要参考。诚然,储户出于担忧取出存款的举动可以理解,但看待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问题也应当保持冷静,更应避免听信不靠谱的传言,造成不必要的个人经济损失,甚或引发更大的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7年以来一直运行平稳,个人、企业及其他单位的存款本金及利息均在保障范围内,甚至超出最高偿付限额50万标准的存款,也能通过金融机构市场化的手段化解风险,使个人存款安全进一步受到保护。包商银行个人储户存款的全额兑付,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随着监管部门近年来加大力度对重点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精准拆弹”,我国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316家高风险机构总资产仅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可以说,绝大部分民众的银行存款安全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制度的保障确实是我国金融机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但要更大程度上打消客户的疑虑,取得客户更广泛的信任,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应进一步理顺股东股权和关联关系,打造稳定高效的管理团队;另一方面,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应扎实做好基础负债,在监管政策范围内创新产品和服务形式,加大与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实施差异发展战略,增加高质量服务供给,从而增强客户黏性。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