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恩捷股份获6.55亿欧元订单 产销两旺推升业绩高增

2022-05-05 00:08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叶玲珍
证券时报网 叶玲珍 2022-05-05 00:08

证券时报记者 叶玲珍

5月4日晚间,恩捷股份(002812)发布公告,下属子公司SEMCORP Hungary Kft与法国动力电池电芯及模组厂商Automotive Cells Company SE(下称ACC)达成合作意向,约定在2024~2030年向ACC供应约6.55亿欧元隔膜产品,预计将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按照最新汇率,前述合同金额约合人民币45.58亿元。

本次与恩捷股份达成交易的对手方ACC来头不小。公告显示,ACC主要从事动力电池电芯及模组生产,拥有三大股东背景,分别汽车制造商 Stellantis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及多元化能源公司道达尔能源,三者各持有其1/3股权,总投资额为70亿欧元。

2021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度持续攀升及公司产能陆续释放双重因素驱动下,恩捷股份频获大单。2021年6月,公司与LG化学、通用汽车合资企业Ultium Cells, LLC达成协议,拟向其供应2.58亿美元以上锂电池隔膜,合同履行至2024年末;12月,获宁德时代8.5亿元预付款,用于锁定2022年度湿法隔膜产品相关产能,预计合同金额约为51.78亿元;2022年1月,与海外某大型车企签署合同,保证2022~2024年度向对方供应不超过16.5亿平方米锂电隔膜,2025年起保证供应数量不超过9亿平方米/年。

目前,恩捷股份已进入松下、LGES、三星、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孚能、力神等主流锂电池企业供应链。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在上海、无锡、江西、珠海、苏州、常州、重庆等地布局隔膜生产基地,产能达50亿平方米,2021年隔膜出货量超30亿平方米,隔膜产能及出货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产销两旺下,恩捷股份2021年实现营收79.82亿元,同比增长86.37%;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3.6%。今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营收净利分别为25.92亿元、9.16亿元,同比增幅达79.62%、111.92%。

根据下游客户公告及公开信息测算,至2025年,恩捷股份现有主要客户产能将达1396GWh,对应新增隔膜需求每年将超150亿平方米,扩产成为当务之急。2021年,公司启动定增计划,拟募资不超过128亿元用于重庆恩捷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江苏恩捷动力汽车锂电池隔膜产业化、苏州捷力年产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2亿平方米项目等项目。目前重庆恩捷隔膜项目一期已有3条产线投产;苏州捷力涂覆隔膜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12月前投产;与此同时,位于匈牙利的湿法锂电池隔离膜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中,项目投产后将形成4 亿平方米湿法锂电池隔膜的本地化供应能力。

除自投项目外,恩捷股份还牵手产业链企业,共同做大产能规模。去年8月,公司拟与亿纬锂能合作在湖北荆门投建16亿平方米湿法锂电池隔离膜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52亿元;11月,宣布与宁德时代合资80亿元成立平台公司,从事干法隔离膜及湿法隔离膜项目;今年2月,与玉溪市人民政府及亿纬锂能华友钴业云天化等业内龙头达成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合作协议,目前已在玉溪成立子公司,拟投建16亿平方米锂电池隔离膜生产项目,总投资额约45亿元。

在日前召开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恩捷股份预计2025年全球隔膜需求量在330亿~360亿平方米,公司出货量目标为180亿平方米,市占率达50%,海外市占率目标为35%~40%。其中,湿法隔膜出货量目标约为120亿~130亿平方米,预计40%将面向海外客户。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