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短期储蓄转为长期资产资本市场迎来“长钱”

2022-04-22 02:29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刘敬元
证券时报网 刘敬元 2022-04-22 02:29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万元。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参与个人养老金运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由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确定。个人养老金制度有税收等政策支持。

从全球情况看,伴随人口结构变化,养老由政府、企业、个人共担是趋势,即养老金是一个“三支柱”体系。在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均已运行多年,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近年规范发展的重点。

考虑到企业年金覆盖率不高,我国大部分居民的养老钱,主要是靠基本养老保险以及个人的财富储备。目前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全国平均已不足50%,未来还可能会下滑,个人养老储备部分需要得到更高程度重视,并充分做好规划。

个人养老金的建立,有助于将居民手中的短期储蓄资金转化成长期养老资产,并在多个层面发挥价值。首先,增加个人养老资金来源的确定性。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不得提前支取,确保账户资金为养老“专款专用”。其次,增大资金的保值增值程度。资金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后,存续期较长,通过各类专业机构市场化投资管理,有望实现更大程度增值。再次,可以提升社会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把社会短期闲散资金转化为大规模的长期养老资金,可以更好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投向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既促进资本市场稳健长远发展,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关于个人养老金账户所投金融产品及其投资范围、比例等,还有待明确。据研究机构测算,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后,每年汇集的资金可达数千亿元,为资本市场带来的“长钱”数量可观。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