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A股缩量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022-04-02 01:04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桂浩明
证券时报网 桂浩明 2022-04-02 01:04

桂浩明

近段时间来,A股市场成交缩量的情况比较突出,有连续多日两市单日合计成交金额低于1万亿元的水平,并且呈逐步减少的态势,在本周单日成交金额一度跌破8000亿元。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万亿成交量被认为是A股市场的天量,只是偶而为之。但自2020年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成交过万亿的交易日越来越多,到了去年,更是创出了多项天量成交的纪录,以至于人们开始把万亿成交视为A股市场的一种新常态,一些证券公司也把日均万亿成交金额作为考核经纪业务的重要参照指标。而不少市场上的分析师,也习惯将其视为判断行情走势能量方面的重要参照。

于是,问题也就来了:万亿成交是否是当前股市的一种常态呢?如果是,那么现在的缩量状况就只是一种偶然,反之则可以认为有其必然性。其实,要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这两年为什么会出现万亿成交的状况说起。以前A股市场也有过万亿成交金额,这主要是发生在股市特别火爆,行情震荡又很大的情况下,譬如2015年的时候,就多次出现过成交屡破万亿的局面,当时股市行情极度活跃,凡经历过的投资者都是记忆犹新的。

当然,不久以后随着行情的下跌,万亿成交的盛况也就不再了。而这两年股市行情并不算很强,指数一直是在窄幅波动,之所以还会持续出现万亿成交的局面,一方面市场热点转换比较快,场内资金不断在不同板块中迁移,这导致了成交放大;另一方面则是有不少增量资金通过购买基金等渠道介入,这也就增加了市场需求;再有就是对冲基金发展较快,它们擅长进行的以量化为基础的高频交易,客观上对成交的放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因素是,市场规模大了,尤其是新股上市多,以致市场上部分股票的换手率居高不下,增加交易量。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两年股市出现成交放大的状况,有其一定的内在合理性。不过,这是否导致成交金额一定能保持在万亿元以上,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去年下半年,随着市场的调整,市场热点轮动有所降温,再加上对冲基金的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其快速膨胀的势头受到抑制,这些都在导致成交量的萎缩。今年以来,万亿成交的局面虽然还不时出现,但发生的频率逐渐降低,而到了这两周,每天的成交金额基本都在万亿元以下了。看得出,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已经无力把成交金额持续维持在万亿元的水平上,这样一来,万亿成交也就不再是当今A股市场的常态。换个角度来说,目前A股市场的成交缩量,也就带有某种必然性。

对于这种成交缩减的现象,在很多人看来是反映了市场的低迷,而且在没有足够的量的情况下,股市也不太可能走好。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这里也要看到,像对冲交易的减少,这跟股市的涨跌没有太大的关系,它们的存在只是加大了市场的震荡,同时也活跃了交易,而在价值发现以及估值修复方面,并不会产生什么作用。而市场热点的降温所引发的股市交投相对清淡,则更多是市场内生动力不足的产物,这个对大盘会有制约,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力量。

而现在比较大的问题是在于缺乏增量资金,投资者对后市普遍持谨慎态度,没有大资金的介入,成交量放不大倒还在其次,关键是股市无法形成有效的攻势。很多市场人士对现在的成交缩量颇为担忧,其原因也就在这里。然而,现在看来,由于缩量具有某种内在的必然性,那么也就意味着目前的市场缺乏足够的上涨能力。我们注意到,不久前召开的金融委会议上,提到了加大机构投资者投资权益类资产的问题,这是要为股市引进活水。这方面工作做好了,市场就会出现价升量增的局面,大盘行情也就会得到明显的改观。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