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锂电上下游冰火两重天

2022-03-31 06:14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吴志
证券时报网 吴志 2022-03-31 06:14

证券时报记者 吴志

在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下,锂电企业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与此相反,处于锂电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企业业绩纷纷暴增。

3月30日晚间,天能股份发布了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2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减少约40%。

3月30日晚间,赣锋锂业发布的年报显示,2021年其营业收入111.6亿元,同比增长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28亿元,同比大增410%。

天能股份主要收入来源为铅蓄电池、锂电池产品。2021年,天能股份实现电动轻型车铅蓄动力电池销售323.4亿元,同比上涨11.3%。实现锂电池销售收入约10亿元,同比下降2.35%。

天能股份表示,2021年,公司主要产品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毛利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从季度收入来看,天能股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十分明显。2021年下半年,随着原材料价格快速飙升,天能股份利润明显变薄。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约120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62亿元;而2021年一季度,其收入72.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04亿元。

和天能股份类似,2021年,部分锂电池及整车企业均遭遇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如孚能科技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其营收同比增长204%,但净利润却亏损9.74亿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产品价格未能随动力电池材料价格上涨趋势及时上调。

在锂电池相关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局面的同时,锂电上游企业的收入及利润纷纷暴涨。

赣锋锂业收入中,锂系列产品收入83.2亿元,占74.6%;锂电池系列产品收入20.2亿元,占比18.1%。

赣锋锂业表示,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系统行业发展迅速,动力电池需求上升导致磷酸铁锂材料以及三元材料需求快速扩张,电动车和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得以释放并转换为实际产量,进一步刺激锂的需求。

赣锋锂业年报信息显示。2021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与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迅速上涨。尤其是2021年8月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与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均大幅飙升。

年报显示,2021年赣锋锂业锂系列产品销量为9.07万吨,锂产品2021年上半年的平均售价为7.23万元/吨,到2021年下半年攀升至10.78万元/吨,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上升了近50%。

除赣锋锂业外,天齐锂业公告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至24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8.3亿元。雅化集团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其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5亿元,同比增长185.5%。

即便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锂电业务毛利率下降,但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包括天能股份在内的一众上市公司仍然决定继续加码锂电业务。

虽然原材料价格飙涨,但下游扩产的动力仍足。3月30日晚间,天能股份又公布了新的锂电项目投资计划。公司计划以全资子公司浙江天能作为实施主体实施本项目,在浙江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新增用地583亩,投资建设年产15GWh储能及动力锂电池项目。项目主要生产储能及动力用磷酸铁锂电池电芯及系统。预计总投资约51.7亿元,其中建设资金33.7亿元,用于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及安装等,流动资金18亿元。

据统计,仅本周以来,就有恩捷股份、永太科技、金浦钛业、珠海冠宇、国民技术、上汽集团等多家公司公布了新的锂电项目,其中多家公司计划投资额超过40亿元。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