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身份概念14日盘中强势拉升,截至发稿,远方信息“20cm”涨停,神思电子涨逾10%,东港股份、南威软件“10cm”涨停,雄帝科技涨逾7%,恒宝股份涨近6%,数字认证、美亚柏科、科蓝软件等均走强。
消息面上,3月11日,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今年要实施一项新政策,就是把人们常用的身份证电子化,也就是说你办有关事项,拿着手机一扫码就可以了。当然,我们也要为那些不用智能手机的人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便利,还要保障公民的信息安全和隐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意见》提出,2022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电子证照制发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基本实现电子化,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和应用,在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互通互认;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社会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减证便民”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电子证照应用制度规则更加健全,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支撑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机构认为,以身份证为代表的电子证照有望进入快速建设周期,相关产业有望受益。
资料显示,数字身份证是“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平台)的基础应用之一。CTID平台是为支撑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支持指导下,公安部领导下组织建设的“互联网+”重大工程基础保障类项目。2016年10月CTID平台1.0上线。2017年10月,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授权中盾安信为CTID平台唯一合法的运营服务商。2018年4月,公安部启动CTID平台全国范围试点。2018年11月,CTID2.0上线。2019年起,CTID平台先后为国家移民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公安部、国家医疗保障局等提供可信身份认证服务。
光大证券指出,数字身份线下应用可分三级:第一级,身份证件功能,在政务办事、酒店机场等地,用来代替身份证、护照、居住证;第二级,以身份证为基础的各种法定证件的全面替代,包括学生证、老年证、社保卡等;第三级,广义的身份认证与记录,涉及到所有通行、权限相关场合,如展会、民宿、公租房等。保守估计,仅医疗、金融、酒店民宿等领域,实现第一级应用便可带来超1300万台设备的量级空间:
1)医疗机构端,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共102万家,其中医院3.5万家,假设平均每个医疗机构3个设备(实际上医院需求量级更大),总需求超过300万台;2)金融机构端,全国银行网点22万家、证券营业部1万家、保险销售人员640万人,假设平均每个银行网点/证券营业部/保险销售人员的设备数分别为10/5/1个,总需求超过850万台;3)酒店民宿端,全国酒店数28万家,民宿50万家,假设每个酒店民宿2台设备,需求总数超150万台。以上仅第一阶段身份证级别测算,二三级广义的身份验证应用,空间至少比第一级应用再扩大一个数量级。
中金公司认为,数字身份证产业链相关板块众多,核心赛道厂商有望共振受益。(1)身份认证识别核心技术厂商,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智能信息采集与身份识别厂商,PKI等密码解决方案厂商,CA认证厂商,电子签名厂商等;(2)公安等部门身份证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厂商,比如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平台)等;(3)其他辅助技术厂商,包括智能芯片硬件厂商,二维码识别模块厂商,以及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等。
光大证券表示,根据电子身份证的产业供应链划分,建议关注三条投资线索:1)系统平台与建设,建议关注新大陆(与中盾安信共同开展基于二维码的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应用,已进入可信数字身份生态产业入围名单)、美亚柏科。2)识读设备与芯片,建议关注新大陆、民德电子。3)加密与签名服务等,建议关注吉大正元(深耕身份认证与密码行业,已进入可信数字身份生态产业入围名单)、数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