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 债市或进入宽信用验证期

2022-02-28 00:39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詹晨
证券时报网 詹晨 2022-02-28 00:39

证券时报记者 詹晨

以十年国债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从2021年底开始加速下行。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1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末下行8BP,至2.6997%;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末下行6BP,至3.2718%,下行态势明显。

2月22日,受乌克兰危机影响,全球避险情绪再度升温,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7BP至1.86%,但国内债市延续独立走势,现券期货整体延续弱势。

多位公募投研人士认为,债市的调整只是短期现象,中期维度上,收益率仍将跟随国内基本面运行和货币政策的宽松运行而震荡下行。以年度为时间单位看,国内债市很难超过三年连续上涨,背后主要逻辑是国内经济韧性较强。如果年内经济成功筑底,货币政策随海外主要经济体重新转向中性,不排除债市随之出现调整。

俄乌局势对债市影响有限

嘉实超短债基金经理李金灿认为,之所以近期债市情绪不佳,一方面是部分城市房贷利率调降引发宽信用的担忧仍在继续发酵,另一方面则是俄乌局势加速恶化、引发油价上涨担忧,这可能会加剧全球的通胀压力,同时使美联储加息前景变得“扑朔迷离”。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其对国内债券市场的影响均是不可持续的。

具体来看,对于前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边际变化虽然会短暂冲击市场情绪,但中期维度还需要更多数据层面对宽信用的证实,才会对市场形成实质性冲击。目前市场对于经济的分歧较大,但事实上从高频数据表现来看,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仍将会是较为疲软的状态,债市仍有时间窗口;对于后者,俄乌局势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偏短期。实际上,以史为鉴,历次地缘政治风险对市场的扰动均难以持续,短期情绪的波动不会成为指导利率走势的主线,因此不必过度担忧。

“在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明确表述下,当前国内债市仍然以国内主线为核心、以国外主线为扰动,关注国内基本面和宽货币进程的意义更强。因此,3月份是政策利率调降的适宜时机,除了基本面稳增长的目的之外,预期管理也是央行需要面临的问题,恰逢经济数据公布、两会步入尾声、美联储议息会议到来的重要时间节点,通过降息来维稳市场情绪仍然具有必要性。整体而言,中期维度上债券市场仍有机会。”李金灿表示。

转债市场大概率“杀估值”

对于转债市场,有基金经理明确表示2022年大概率将“杀估值”。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三部总经理张李陵认为,2022年转债杀估值的情况,大概率从高价开始。如果上半年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在信贷保持积极投放的情况下,冗余流动性还会存在,这样转债市场就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但是会出现风格切换,从制造业转债切换到低价转债。如果经济向上带动利率向上的话,转债一定会杀估值。因此今年转债不好做的原因在于,上半年可能要做风格,到了下半年要关注它的风险。

张李陵认为,从风格上看,转债有大票风格和小票风格,大票风格是钢铁、煤炭、银行这类。“分析转债市场的估值和信用的利差,有极强的相关性,信用利差往下压的时候转债的估值是往上的,这个时候就是资产荒叠加制造业复苏驱动的结构性行情,这样的行情是非常赚钱的,但是必须用极度分散的小票来做。”张李陵表示。

债市或进入宽信用验证期

蜂巢添幂中短债基金经理王宏表示,复盘2022年以来的债市行情,市场主要受“宽货币”和“宽信用”政策预期影响,春节前市场主要受“宽货币”影响,在降息预期和央行政策利率超预期下调的影响下,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其中短债收益率下行更多更顺畅,长债则受基建等“宽信用”政策影响下行幅度稍低,利率曲线变陡。

春节后市场则主要受“宽信用”影响,除山东菏泽、重庆、赣州下调首付比例之外,广州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也开始放松房地产贷款,市场对“宽信用”预期进一步增强,叠加1月份社融数据大超预期,美联储加息周期将近,带动现券收益率持续上行,利率曲线有所走平。

后续来看,美联储3月份加息基本确定,海外加息周期开启,国内经济则已经进入了“宽货币+宽信用”发力阶段,基建和地产政策都已经发力,至于宽信用的具体效果,市场对此更多的是预期,并没有形成共识,后续还需要通过社融、房地产销售、拿地、新开工等数据进行验证。

王宏认为,在经济没有被数据证实企稳之前,央行“宽货币”政策大概率会持续,不过政策重心可能更多在宽财政和宽信用,债市大概率依然会偏弱运行,考虑到当前仍处于“宽货币”阶段,预计债券上行幅度有限。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