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4 08:16
irm2554378:请问贵司:1.2025年已经交付智驾导航定位单元超100万套,按照行业均价1000元/套左右计算,会带来超过10亿元收入,请问该业务预计对2025年业绩是否产生显著影响?2.贵司向人形机器人单位供应IMU,请问一个人形机器人会安装几个IMU?3.贵司的高精度定位产品是否可用于低空飞行器比如无人机的导航定位,有没有合作的案例?4.贵司的车规级导航定位产品以及IMU惯测导航单元是否有海外客户?谢谢!
中海达:您好,关于业务相关业绩情况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相关章节内容。针对具身机器人中不同技术架构方案会应用不同数量的 IMU ,具体要根据具身机器人公司的技术架构而定。此外,公司的导航定位模块、高精度天线、IMU模组都可以应用在低空飞行器的飞控系统平台中,为不同形态的飞行器提供空间定位和姿态判断等基础底层信息。目前,公司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定位产品业务主要面向国内车企,公司将根据客户的拓展情况来发展国内外业务。
-
2025-11-13 16:51
cninfo948490:请问公司有意向竞拍航天三江火箭公司股权吗?
中海达:您好,公司暂无此计划,谢谢。
-
2025-11-12 15:00
cninfo667430:公司此前披露,截止2025年9月30日,已向车企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相关的软硬件产品超过70万套。而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11月10日,本年度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定位产品交付量已突破100万套。请问,这100万套的交付量是否包含了此前70万套订单?意味着公司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了约30万套的显著增长,反映出智能驾驶业务正在加速放量?
中海达:您好,截止2025年11月10日,公司本年度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定位产品交付量已突破100万套,包含之前回复的“本年度截至9月30日出货量超70万套”。车企客户的订单量可能因市场需求而有所波动,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谢谢。
-
2025-11-06 09:13
cninfo841470:贵司一直回复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为小批量交付,请问什么时候能大批量交付?是因为生产不出来设备投入不足?还是客户订单不足?
中海达:您好,具身智能技术现处于快速变化和迭代的时期,客户的具身产品仍处于试制阶段,需待客户的场景大模型和规模生产制造基地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后再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
2025-11-04 09:04
cninfo936050:公司是否与特斯拉合作关系?
中海达:您好,目前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已定点应用在吉利、小鹏、上汽、长城、东风和一汽等汽车制造企业的多款量产新车型。相关业务介绍请参阅公司定期报告内容,谢谢。
-
2025-11-04 09:03
cninfo1040161:贵公司有与两家具身机器人公司签订大额订单吗?
中海达:您好,目前公司的具身智能机器人IMU产品定点产品为小批量交付阶段,谢谢。
-
2025-11-04 09:03
irm2554378:请问贵司:多次询问智能驾驶业务确认了多少营收,同行业都有单独披露。最近贵司首次正面回复了交付的智能驾驶定位软硬件数量,但仍未披露对应收入。首先,贵司说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增长超100%,那说明是有数据的;其次,贵司披露的该业务销售量几乎是同行华测导航的两倍,由于产品高度竞合,那么价格差别应该不大,对应收入也应该是华测的两倍左右,即至少有2-3个亿收入,可贵司却说收入占比很小。能否披露?谢谢!
中海达:您好,公司定期报告中披露的营业收入构成暂未针对智能驾驶业务设置专项类别,关于公司营业收入构成情况请参阅公司定期报告内容,谢谢。
-
2025-10-31 20:45
irm1301264:贵公司连续亏损四年,是否会被ST特别警示
中海达:您好,目前公司未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应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法合规的方式,努力推动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谢谢。
-
2025-10-30 16:24
irm1301264:贵公司从22年到25年三季度累计亏损6.4亿,25年前三季度收入创自2017来的新低,请问贵公司巨额亏损如何保证现金流能支撑公司运营?
中海达:您好,公司2022-2024年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环境影响,部分客户回款延迟,以及各类资产计提减值损失所致;公司加强经营现金流管控和应收账款催收管理,2022年至2024年累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开展,积极应对经营环境变化,努力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10-30 16:23
irm1301264:请问廖董事长,对于连续亏损数年的子公司公司是否会考虑关停并转,提高资产质量?
中海达:您好,目前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是聚焦主业,持续优化研发、营销、供应链和各职能部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致力于提升企业人均效能。同时,优化各类重点资产管理,努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