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联手华为切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鲲鹏生态应用示范工程落地绵阳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唐强2019-12-18 21:50

12月18日,全国首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鲲鹏生态应用示范工程,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正式发布。

此次,绵阳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响应国家技术战略号召,实现了鲲鹏生态应用示范工程的成功落地,确保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自主化。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与绵阳市政府、绵阳游仙区、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控股)等签订战略及项目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集技术、产业、生态为一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基地正式落地。

共同打造鲲鹏产业生态环境

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鲲鹏生态不仅汇聚了产业界的中坚力量,还推动了各地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华为联合全国各地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多个鲲鹏生态基地,各地也陆续公布了合作内容。

“华为将依托芯片与算法的核心能力,构建‘平台+生态’的计算产业战略,成为各行业合作伙伴的‘黑土地’。通过开放合作的产业链,把鲲鹏打造成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此次鲲鹏生态长虹天宫系统应用示范工程在绵阳科技城的成功发布,以及基于鲲鹏主板的长虹天宫PC、服务器的推出,是我们联合创新的重大成果,也是鲲鹏生态发展的新里程碑。”华为高级副总裁、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在发布会上表示。

在体验区,长虹展示了鲲鹏生态应用示范工程中的智慧政务应用场景,以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协同平台、四川政务一体化平台、人社互联网+等系统,首次实现应用跨CPU平台迁移,政务服务成功试点国产软硬件。据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智慧政务平台具有安全可靠、高扩展性、高兼容性的等特点。

要保障鲲鹏生态顺利实施,需要支撑应用落地的各环节鼎力支持,包括覆盖纵深的自主研发和多维度的创新应用等。

作为鲲鹏生态的一部分,长虹控股表示,将推出基于华为鲲鹏处理器的长虹天宫PC、服务器,并携手产业伙伴和组织不断丰富成熟、可商用的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为各行各业提供领先的IT基础设施及行业应用,共同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环境。

对此,长虹系统集成事业部总经理刘东表示,长虹将以天宫系列PC、服务器等基础硬件为核心,通过底层技术整合相应的外部设备、中间件等软硬件,形成“安全可靠、体验一流、性能优越”,满足政务、金融、教育、医疗等各类应用的一体化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加速战略转型做强IT业务

在发布会现场,长虹控股董事长赵勇表示,未来公司将在鲲鹏生态里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华为一起在计算、物联网、智能家居、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

当前,整个计算产业生态体系在全球有近两万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在中国的市场空间超过1.1万亿元。有机构预测,单在服务器领域,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服务器可参与国内服务器市场的空间就达165亿美金以上。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目前长虹已吸引统信、中标麒麟、人大金仓等100余个数据库、中间件、安全、打印扫描、网络设备等软硬件品牌的加入,实现与天宫系列PC、服务器的适配。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基于“鲲鹏”处理器的长虹天宫系统,率先联合建成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刘东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未来长虹将充分发挥数据能力、软件能力,通过软件来实现外置设备、应用软件等与长虹天宫系列PC和服务器自适配。

“作为鲲鹏生态的一部分,基于鲲鹏处理器的长虹天宫系列产品,未来将吸引越来越多上下游产业链及周边件企业加入,形成更多优秀的产品与解决方案。”长虹公司副总经理郑光清表示。

早在2013年10月,长虹控股正式开启基于互联网面向物联网的转型之路,并持续推出CHiQ产品与智慧家庭等解决方案。在家电业,长虹最早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家电终端相融合,于2016年推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电视,后来创新地将声闻识别技术等应用于家电产品。

2017年,长虹与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双方在窄带蜂窝物联网及无线通讯产品、多媒体产品、数字电视及宽带接入终端产品等多个领域。据了解,作为新型ICT综合服务商,长虹控股旗下长虹佳华在国内IT分销服务领域位居行业前三,拥有高质量的客户资源与渠道资源。通过多年技术积累,长虹已具备雄厚的系统集成能力,其企业信息化系统早已向外输出。

目前,长虹控股企业信息化系统业务主要客户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快消品企业,唐山机车、许继电器、长安汽车等装备制造企业,中海油、云天化、BASF等石油化工企业,还服务于青岛软控、吉宝物流、峨眉山旅游等服务企业。

长虹控股表示,此次深度参与鲲鹏生态,长虹将在中国最大数据存储方案提供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软硬件技术、系统集成、智能制造、渠道资源、资质体系等基础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IT业务,加速战略转型。“5G、物联网、AI时代,计算产业以及数据中心的技术积累,将为家电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长虹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表示。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