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明技术董事长赵志坚:内外因素导致三季度业绩下滑 未来将探索更多价值市场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毛可馨2021-10-29 16:11

近日,深交所联合深圳证监局、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举办了第305期“走进上市公司”投资者开放日活动,组织投资者实地调研“专精特新小巨人”锐明技术(002970)。投资者现场参观了公司展厅,并与董事长赵志坚、董秘孙英、高级副总裁刘垒等管理层面对面交流。

主营商用车信息化产品的锐明技术正在面对一片蓝海,但公司业绩在三季度短暂受挫。赵志坚现场直面投资者提问,主动解释业绩波动背后的内外部原因,并分析前装、海外、货运等价值市场的前景,传达出对公司未来业绩增势的信心。 

图片1.png

短期因素不改长期增势

三季报是投资者近期关注的焦点,而锐明技术近期业绩出现明显下滑。财报显示,锐明技术第三季度营收4.54亿元,同比增长7.48%;归母净利润60.15万元,同比减少98.77%。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2.96亿元,同比增长24.89%;归母净利润5330.4万元,同比下降60.33%。

对此,锐明技术董事长赵志坚开门见山,在交流会伊始首先回应投资者对业绩的关切。赵志坚表示,从外部原因来看,业绩下滑首先由于供应链紧张,芯片等零部件出现短缺,物料普遍涨价,涨幅在6%左右;其次是外汇波动,公司一半以上的销售收入由美元结算,而平均汇率大概下降8%,对海外毛利率的影响大概在4-5个百分点。“两个外部因素加起来,对公司营收造成大约1亿元的直接影响。” 


<a class='trsHotWords' href='/quotes/index/sz002970.html'style='color: #2f67d1;text-decoration: none;' code='002970'target='_blank'><a class='trsHotWords' style='color: #2f67d1;text-decoration: none;' target='_blank' href='/quotes/index/sz002970.html' code='002970'>锐明技术</a></a>高管图.png

内部因素主要由于锐明技术产线整体搬迁,以及加大研发投入共同提升了费用支出。根据财报,锐明技术第三季度管理费用为1.08亿元,同比增长34.93%;研发费用为1.98亿元,同比增长31.55%。 

“期内公司的人力资源费用增长了约6000万元,其中5000万元是由于新增人员。之所以投入如此多的费用和人力,是由于我们在打造自己的三级研发架构,”赵志坚称。

据年报介绍,三级研发架构指“中央研发突破核心技术并形成平台能力、解决方案团队实现产品化开发、市场项目应用开发团队和核心客户实现项目定制开发”的三级开发模式。赵志坚介绍称,公司面对的市场具有碎片化特点,硬件产品基本是标准化的,但解决方案有所不同,三级研发架构的目的就是将公共的部分沉淀下去,以提升服务效率和响应速度。

锐明技术董秘孙英补充道,由于新投入了三级研发架构,目前公司有两套研发体系同时在进行,因此今年应该是研发投入的高峰,到年底三级研发架构建成后,就会释放出一部分资源,研发效率会有所提升。

撇开短期因素的扰动,赵志坚看到,锐明技术在行业内仍然具备竞争优势,行业的未来空间仍有增长势头,因此仍然表达出对公司业绩趋势的信心。

对于锐明技术所处的商用车安全及信息化管理市场空间,开源证券测算称,全球商用车2020年保有量超过4亿辆量,在存量基础上,每年需要更新换代的车辆在千万级,以2000元的产品均价测算,商用车安全及信息化管理每年有200亿元的市场。

在赵志坚看来,规模测算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市场增长趋势非常明显。随着技术发展,车载视频设备需要越来越高清化、满足5G传输、具有更大的储存空间,因此价值量也会提升。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各种新的需求及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AI应用得以落地,从而可能造就千亿级的市场空间。

探索更多价值市场

疫情导致大量项目延期虽然是一个短期因素,但也给锐明技术提了个醒。“我们也意识到公司有些过于依赖to G的业务,我们不是直接对接政府,但这些项目背后一般是政府投资,最终也是为政府监管服务。未来我们必须要重新去探索更多的价值市场。”赵志坚表示。

图片2.png

前装市场被锐明技术视为海外、国内市场之外的未来收入增长第三极,其拓展进度备受投资者关注。锐明技术在今年6月成立了前装事业部,要求各产品线面向前装重兵投入,计划今年年底前后推出样品,批量投放市场。这块业务已经在财报中有所显现,今年上半年,前装业务实现营收1907.38万元,占总营收2.26%,同比增长413.4%。

“我们在前装领域是围绕智能网联驾驶的功能拓展,比如自动刹车、盲区监测等,还会布局L2级自动驾驶,之所以不选择更高级别,是因为L2级在成本上具有优势,并且是目前比较容易落地的,在自动驾驶这个方向我们希望一步一步来。”赵志坚称。 

值得一提的是,锐明技术近期已与国内自动驾驶芯片初创企业地平线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依托在各自领域的优势,以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自动驾驶等领域为重点进行技术及产品合作。

对于长期关注后装市场的锐明技术而言,前装并不是公司非常熟悉的领域。“我们发现进入前装市场的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相对容易,”赵志坚对此坦言,车厂供应链被认为门槛很高,没有前期经验很难切入,但在智能化趋势下,车厂也有很多需求和焦虑,这就给锐明提供了切入机会。

“前装市场我们必须要做,不然一部分主动安全业务可能被前装吃掉。我们规划的想法是前装和后装的协同,前装的东西如果不能落地就可能被拆掉,而锐明有落地的能力,比如公交车前端可能需要很多智能组合的东西,而我们只需要装一台DVR就能将智能座舱变成和司机交互的调度系统。这样的技术结构更加适合智能网联趋势下车厂的需求。”赵志坚表示。

海外市场是锐明技术长期深耕且持有信心的一大方向。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在总营收中已经占比46.65%,主要市场包括美国、英国、欧洲、中东和拉美五大地区。

交流现场有投资者关心海外业务增长能否保持可持续性,赵志坚回应称,在海外生根要靠拓展业务领域和覆盖区域两种方式,“比如我们在中东一些国家有公交和出租两块业务,出行领域受疫情影响稳定度不好,但如果把警用、校车等市场做起来,稳定度就会提高。北美校车我们做得很好,很快你会看到货运市场也将起来。区域上我们在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投入,今年已经成立日本的全资子公司。找到更多的增长点,就能实现‘东边不亮西边亮’。”

赵志坚透露,目前公司有33位外籍员工负责业务拓展,在海外销售团队中占比25%左右,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团队。

WechatIMG721.jpeg

值得注意的是,锐明技术在推动SaaS化转型。“锐明过去是一个单纯的硬件公司,现在我们开始在国内尝试硬件加软件的SaaS销售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今年在国内大概有几千万至一亿的产品和服务收入需要分几年分期计入当期收入。我们希望几年后这种服务收入占比在海外能够更高。”赵志坚称。

在细分行业上,赵志坚认为,最近呈现爆发的市场在货运领域,该领域有较强的政策驱动因素,国内多省份都在做重卡安全设备试点,预计明年能够新增150万至200万辆。深挖痛点也能推高行业容量的天花板,例如锐明在校巴领域做的STOP牌抓拍系统具有很高的价值量。此外,物流领域、出行领域都将是公司关注的新市场。

责任编辑: 赵黎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