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中工国际正式发布《2021—2025战略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对未来五年加速业务转型、开辟企业“第二增长曲线”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中工国际未来的业务变化以及战略重点备受市场关注。
9月8日,中工国际在京召开“十四五”战略规划发布会。发布会上,公司董事长王博透露,今后公司在业务形态上将覆盖从设计到EPC,再到“投、建、营”全价值链一体化解决方案,从单纯依赖国际市场到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均衡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未来公司将聚焦两大市场、三大业务板块包括设计咨询与工程承包、先进工程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工程投资与运营等业务板块。”
公司“二次创业”提速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围绕国家战略,紧贴市场需求,调整国内国外市场布局结构,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协同促进融合发展,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优化业务结构,借势国企改革深化,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技术做精,专业做强,总量做大,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奋力实现“二次创业”新目标。
到2025年,市场布局明显优化,积极稳妥推进国际化经营,探索实践“投建营”一体化项目新模式;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国际国内市场均衡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王博介绍了中工国际制定“十四五”战略规划的背景与初衷,他表示,“二次创业”的概念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在2020年4月首次提出。“公司外部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经过覆盖全公司、全系统、高达168场次的思想大讨论,我们发出了二次创业的动员令,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在‘十四五’战略规划中。”
实际上,中工国际“十四五”战略规划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围绕三个关键词。王博表示,分别是“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在转型升级方面,公司今后在业务形态上将覆盖从设计到EPC,再到“投、建、营”全价值链一体化解决方案,从单纯依赖国际市场到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均衡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融合发展方面,中工国际要充分利用所属公司中国中元和北起院承载着机械工业发展历史、在各自行业拥有领军地位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资源与经验,做强做优做大国内工程承包市场;同时借助中工国际本部的海外优势,助力中国中元和北起院走出国门,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最终形成以一流的设计咨询为牵引、以先进工程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工程总承包为载体的全价值链运作模式。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工国际不是片面地追求总量做大,我们把技术做精和专业做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王博表示,在公司的“十四五”规划中,着重强调科技赋能,发挥所属企业中国中元在医疗建筑、能源环境、现代物流和新基建等方面的设计咨询优势,强化所属企业北起院在索道缆车、医药智能仓储和环保起重三大“隐形冠军”领域的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优势。
“公司未来将聚焦两大市场、三大业务板块,具体来看包括设计咨询与工程承包、先进工程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工程投资与运营等业务板块。”最后,王博还透露。
“专精特新”小巨人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专精特新”成为了近期资本市场中的热门关键词。那么,中工国际有哪些拳头产品或“小巨人”备受市场关注。
在对话环节,中工国际所属北起院董事长唐超透露,北起院专业性很强,作为客运索道、起重机械、物流仓储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北起院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和发展潜力,是公司装备研发与制造板块业务的中坚力量。
具体来看,客运索道业务多年来在国内始终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起重机械业务主要为生活垃圾处理、生物质秸秆发电、危废处理等环保和新能源领域提供智能化起重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自动化物流仓储业务市场上名列前茅,特别是医药智能仓储是国内单项冠军。
资料显示,北起院是我国起重运输机械行业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根据公开资料,北起院成立于1958年,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行业技术归口研究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发展成为集科研开发、工程承包、设备成套、设计制造、检验检测、监理服务为一体的国有科技型企业。2020年,北起院提级,成为中工国际直接持股的全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