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早在建国初期被国家确定为特殊钢生产基地的太钢集团,曾生产出我国第一炉不锈钢、第一张热轧硅钢片、第一块电磁纯铁,填补了我国钢铁工业的诸多空白。
作为太钢集团核心上市公司,太钢不锈1998年登陆深交所,拥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是全球不锈钢行业领军企业。
2020年,持有太钢集团100%股权的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向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太钢集团51%股权。太钢集团已成为中国宝武不锈钢产业一体化运营的旗舰平台公司。
目前,太钢集团实现了不锈钢“太原总部基地+四个沿海基地”的产业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陆长流程生产基地的物流短板,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达到2000万吨级,其中不锈钢规模达1000万吨级,行业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除规模提升外,企业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2024年公司全部基地的差异化产品比例为48%,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54.2%,预计全年达到55%。截至2025年上半年,集团建筑行业用不锈钢市占率提升77%,预计全年提升78%。”太钢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司持续坚持高端化发展方向,聚焦国家“卡脖子”难题,开展产品技术研发攻关。而在智能化方面,目前太钢集团已具备完善数字化IT基础支撑能力,成为山西省首批获批的钢铁企业。
为推动企业绿色化发展,太钢集团“十四五”时期实施重点工序深度治理,推进废水提标、提盐改造等项目,太钢不锈入选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节水型工业企业典型案例。此外,公司持续推进光伏项目、余热利用项目、富氧燃烧项目、工业炉窑喷涂节能材料等节能降碳技术。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度治理完成率、VOCs应收尽收率、含铁尘泥综合利用率、危废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
面向“十五五”,太钢集团上述负责人称,公司将紧密协同产业链企业,一方面对标国际先进企业进口材料的特性,推进高端产品国产化;另一方面加快产品迭代,研发替代产品,提高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