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达到51.6%,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正进入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全新阶段。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技术迭代加速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受益于政策与市场共振
中汽协的统计数据勾勒出新能源汽车清晰的增长曲线。2025年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35.9万辆和332.2万辆,环比增长2.5%和3%;而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更为突出,分别完成177.2万辆和171.5万辆,环比增长9.6%和6.9%,同比增幅均超20%。从累计数据看,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达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增长33.1%和32.7%,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提升至46.7%,为全年目标达成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突破是政策引导与市场成熟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汽车领域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覆盖面广、执行力度大,有效激活了存量市场的置换需求,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带动效果明显;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提前释放,促使部分消费者加快购车决策,形成阶段性消费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渗透率突破具有全品类覆盖特征。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补充说明,此前仅新能源乘用车单一品类实现过月度渗透率超50%,而10月数据涵盖了商用车领域,说明新能源化已在物流、客运等商用场景全面提速,行业转型进入深水区。
车企分化加剧 出口成增长新引擎
销量数据的背后,是头部车企的强势领跑与市场格局的深度重构。从2024年全年及2025年最新表现看,自主品牌已形成绝对主导地位。比亚迪持续领跑市场,2024年以427.2万辆的年销量蝉联冠军,同比增长41.26%,其全系车型100%新能源化的战略布局成效显著。
吉利汽车则以92%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幅展现爆发力,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8.8万辆,旗下银河系列全年销量近50万辆。
传统汽车集团的转型成效差异明显。上汽集团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3.4万辆,虽保持规模优势,但9.9%的同比增速低于行业平均;长安汽车则实现弯道超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3.4万辆,同比激增52.8%,海外市场同步发力,全年出口53.6万辆,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出口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增长极。从企业去年的表现看,奇瑞以全年114.4万辆的出口量蝉联冠军,海外销量占比近五成;上汽集团凭借MG品牌在欧洲市场24万辆的年销量,巩固了在欧美市场的优势;比亚迪虽出口量暂列第五,但43.3万辆的出口量同比增幅超七成,其泰国、匈牙利等海外工厂的陆续投产进一步释放在海外市场的潜力。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月均出口量达20万辆。对于全年市场走势,中汽协给出乐观预期,预计202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达3400万辆,创历史新高。结合前10个月产销进度,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600万辆,出口量将冲击250万辆关口。陈士华强调,随着电池技术迭代带来的成本下降与续航水平提升,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形成“政策退坡、市场补位”的良性发展格局,长期增长动力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