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迈向“吨级”时代 重载长航程产品成竞争新焦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王婧涵2025-11-04 07:19

低空经济企业的竞争正从“飞起来”转向“飞得远、载得重”。

从抵御极端环境的强大性能到覆盖城市群的城市空中交通规划,低空飞行器正从新奇科技向实用工具加速演进。11月1日发布的《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中提到,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超30%。

无人机载重量不断提升

10月30日,一架由联合飞机集团自主研发的铂影T1400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在哈尔滨平稳升空,在完成悬停、航线飞行等一系列测试动作后精准降落,成功完成首航。

据悉,铂影T1400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达1400公斤,最大有效载荷650公斤,最长续航时间超8小时,在载重和续航方面均表现亮眼,能有效完成跨区域物资投送或大范围巡检任务。

此前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研发的重载eVTOL“AR-E800”,与景德镇高新区、中航租赁、中国电建江西水电局、云南电网等签署了20架确认订单、140架意向订单,成为当日签约冠军。

此外,由驼航科技研发、最大载重300公斤的驼峰500系列重载无人机入驻民航博物馆;亿航智能于10月推出新一代长航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VT35”,最大起飞重量达950公斤;航景创新最大起飞重量1吨,最大任务载荷300公斤的FWH-1500型吨级无人直升机向高海拔地区客户交付……

当前,长距离重载产品已经成为低空企业的又一必争之地,随着多款产品的陆续推出和交付,我国低空经济已迈向“吨级”时代。

适应更多实际应用场景

多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低空经济市场虽然已逐渐打开,但C端消费者的认知仍更多集中于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在B端的巡检、消防领域方面,此前的航空器特别是eVTOL航空器更多仅能实现短距离轻载荷的运输,示范意义大于实际应用;对未来低空城际载客等终极场景来说,低空航空器在性能上也需要不断提升。

从实际应用场景看,近期企业发布的长距离高载重低空飞行器往往应用于物流、巡检等对载运量和航程要求更高的环境中,其中不少还专门为高海拔、低温等极端环境进行了性能调整优化。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表示,AR-E800采用分布式6副共轴旋翼布局,配备可拆卸式多功能货舱,兼具内载运输和外部吊挂两种运载模式,可应用于景区综合保障、复杂地形作业、短途货物运输等领域,具有运营低成本、高安全、使用维护简单、智能化、模块化等特点。

联合飞机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铂影T1400针对极端环境进行了设计,全域适应能力强,能抵御零下40摄氏度严寒与55摄氏度高温,拥有起降6级、空中8级的抗风能力和高原作业能力。同时,产品拥有两台130千瓦发动机,即便单发失效,另一台发动机仍能同时驱动前后旋翼,搭配多余度飞行控制系统和智能避障技术,能将复杂飞行简化为“一人工程”,大幅降低了操作门槛。

亿航智能则表示,VT35续航里程超过200千米,未来可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城市群或湾区、群岛地区布局打造“空中交通一小时”生活圈,扩展人们的可达范围。

华福证券研报分析表示,从产业化落地角度看,低空行业今年的重心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载物场景的无人机率先落地。大载重长航程产品逐渐向民用场景打开,助力了行业发展。

助力产业链发展

重载无人机等新产品的推出,不仅能推动低空制造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应用场景扩展,对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同样可观。

受益于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对轻量化和低功耗的迫切需求,半导体行业中专用SoC芯片的设计订单随之增长;固态电池领域,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积极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网络安全领域,盛邦安全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公司表示正持续发力打造面向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的新场景、新应用,已中标某低空经济网络安全验证项目;北信源此前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将持续关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丰富公司产品应用。

政策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广州市天河区五部门联合印发《广州市天河区加快推动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基础设施、产业集聚、低空物流发展等11方面对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高质量发展给予支持,旨在构建全方位产业生态,单条措施最高补贴额度达2000万元。

重庆市渝中区政府办公室印发《渝中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明确,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低空飞行保障高地、低空场景应用高地和低空空域治理高地,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拓场景、三年成体系”总体部署,着力建设“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先行区。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