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间,宝钢股份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0.64亿元,同比增长1.83%;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1亿元,同比增长130.31%;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4.36亿元,同比下降4.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59亿元,同比增长35.32%。
“本报告期同比和累计同比均主要因钢材价格跌幅小于原料价格跌幅,购销差价有所扩大,利润同比增加。”宝钢股份表示。
从行业情况来看,三季度,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新动能增强经济韧性与活力,高端制造与新能源等领域用钢需求稳步增长,购销差价环比略有修复。报告期内,国内钢材价格指数环比二季度上升1.8%;报告期内,铁矿石价格小幅上涨,普氏62%铁矿石指数环比二季度上升4.4%,煤焦价格强势上涨,山西吕梁主焦煤价格环比二季度上升17.7%。钢铁行业仍处供强需弱格局,企业面临成本易涨难跌、转型升级等经营压力。
在此背景下,公司锚定年度经营目标不放松,积极应对复杂经营环境,深入推进产销研一体化实体化变革,充分发挥一公司多基地优势,有力推进AI转型战略、提升基地制造能力、强化公司整合协同等重点工作。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40.6亿元,环比增加23.1%;1—3季度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4%,居行业首位,跑赢大盘。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铁产量1276.6万吨,钢产量1305.6万吨,商品坯材销量1395.5万吨,实现合并利润40.6亿元。1—3季度,公司累计完成铁产量3648.0万吨,钢产量3878.7万吨,商品坯材销量3926.2万吨,实现合并利润106.4亿元。
并且,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充分把握出口机遇,1—3季度出口接单516.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0.9%。
公司现金流亦持续改善,1—3季度,公司在两金长效机制牵引下持续深化营运资金管理变革,实现经营现金流量净额30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7.2%;经营实得应得比达到134.6%,同比提升60.8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方面,宝钢1—3季度完成22个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立项并运行,1个海外研发中心项目立项并运行,发明专利申请数1027件,国际专利申请数73件。同时,公司推进AI转型战略。系统推动人工智能与钢铁主业深度融合,高炉大模型入选国资委首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并实现首次跨炉推广;梅山基地基于数字孪生的钢铁智能工厂入选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推动钢铁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扎实推进AI场景应用,1—3季度完成198个AI场景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