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沪指再上4000点!这次有何不同?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朱灯花2025-10-28 22:51

10月接近尾声,沪指吹响了冲刺4000点的号角。

昨日沪指距4000点仅一步之遥,今日盘中一度成功夺取这一关键点位,但不久后“失守”。沪指上一次站上4000点还是在2015年8月18日,此次再度接近这一重要关口,意义非凡。

受访人士表示,目前散户仍处于谨慎状态,市场并没有出现追涨冲顶的信号,慢热情绪特征意味着市场尚未透支上涨预期,反而有更多资金在等待入场。

当前行情仅行至中段,在“十五五”规划的加持下,未来“科技叙事”有望进一步打开大盘整体估值空间。

盘中突破4000点关口

10月28日,A股整体呈现窄幅震荡态势,但最振奋人心的是,沪指盘中一度冲破4000点关口。午后市场一度出现急跌,但随后有所回升,最终指数和个股多数收跌。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沪指冲破4000点是在2015年8月18日,这意味着沪指时隔十年再度站上4000点。

交易量能指标至关重要。昨日市场放量大涨,今日成交额为2.17万亿元,较昨日的2.36万亿元略有下滑,但仍然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杠杆资金方面,截至10月27日,沪深京两融余额增至2.48亿元。

image.png

稀缺资源、黄金概念、小金属概念、贵金属、稀土永磁领跌,PCB、机器人执行器、地面装备概念领涨。

image.png

市场整体表现分化,共计2366只个股收涨,涨停股71只;2908只个股收跌,跌停股10只。从交易额较高的个股来看,今日有10只个股成交额超过100亿元。其中,电子元件板块的胜宏科技交投活跃,但最终收跌3.91%报327元/股;通信设备板块的中际旭创、新易盛、三花智控日成交额接近200亿元,且均收涨。此外,北方稀土回调4.2%,报收51.07元/股。紫金矿业、中兴通讯均下跌近4%。

image.png

“得而复失”背后

那么,如何理解今日市场的这种表现呢?

对此,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早盘沪指在受外盘创新高及国内政策利好带动下,一度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但午后市场量能未能有效跟进,增量资金入场意愿不足,导致指数震荡回落。整体市场情绪由“共识凝聚”迅速转为“获利了结与避险”。此外,市场对中美高层会谈、关税政策等外部变量的细则仍存不确定性,这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谨慎心态。

恒生前海基金经理胡启聪也向记者分析称,从外围环境看,亚太市场普跌,整体风险偏好回落,这给A股市场带来了外部压力,进一步放大了午后的调整动能。另一方面,市场在前期积累了一定涨幅后,本身面临获利盘了结的压力。而当前量能未能持续放大,市场缺乏足够的承接力量消化这些抛压,导致突破后难以站稳。海外方面,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仍在,美联储的政策走向、海外地缘政治风险等变量,持续影响着资金的风险偏好,并制约了资金入场的积极性。

“沪指盘中一度突破4000点大关,这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我们对未来市场行情持乐观态度。”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对记者分析,首先,此次盘中突破4000点伴随着实实在在的量能支撑,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格局。这表明市场资金在主动入场,也反映出市场情绪正在从谨慎转向积极。其次,全球流动性宽松与国内政策托底形成了双重保障,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历史牛市末期全民追高的景象不同,目前散户仍处于谨慎状态,市场并没有出现追涨冲顶的信号,慢热情绪特征意味着市场尚未透支上涨预期,反而有更多资金在等待入场。

当前如何持仓布局

今日市场窄幅震荡,量能略有缩减。接下来,A股怎么走?

富荣基金对后续A股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二十届四中全会顺利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正式发布,再次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科技自主可控依然是产业发展重点。这份《建议》为未来五至十年的产业方向与政策支持奠定了基调,有效稳定了市场的中长期预期。

其次,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尽管双方长期博弈的复杂性仍存,但此次磋商释放出阶段性缓和信号,有效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后续建议关注APEC(亚太经合组织)中美元首会晤的进展。

当前,投资者既害怕追高,又不想踏空,在4000点附近该如何进行持仓布局呢?

朱润康建议投资者采取“攻守兼备”的策略。短期内,可侧重防御,关注红利资产及业绩改善预期明确的大金融板块。中期来看,可逢低布局AI(人工智能)产业链、半导体、机器人等有业绩支撑的科技方向。预计市场主线短期内仍将在科技成长与价值板块之间轮动。

“当前行情仅行至中段,在‘十五五’规划加持下,未来‘科技叙事’还能进一步打开大盘整体估值空间。后续只要核心驱动因素不发生逆转,行情就有继续延伸的可能。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后续市场运行最需要警惕的风险是追高和频繁调仓。”宝晓辉表示。

在宝晓辉看来,当前科技股明显强于传统股的分化是合理的。一方面,科技股本来就是前期市场的主线,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关注度都较高;另一方面,“十五五”规划着重强调了科技产业,像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都有政策加持,这相当于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资金自然更愿意流向这些有政策红利的领域。目前科技股等热门赛道相对拥挤,建议投资者不要扎堆暴涨的龙头个股,而是筛选科技产业链中有实际订单和业绩支撑的公司。建议投资者在四季度重点寻找一些超跌板块和公司进行布局,适当加仓,以此来优化投资组合。

胡启聪认为,短期内市场风格可能会适度平衡,回归到性价比和景气度。中长期来看,当前政策托底信号明确,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市场整体下行空间有限。指数仍具备再次上攻4000点的潜力,但这一过程大概率不会一蹴而就,短期内市场或将在4000点附近反复震荡。

“市场短期大幅调整的风险或将收敛。”富荣基金认为,进入四季度,建议逐步将视角转向明年具备高增长潜力或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的行业与个股。行业配置方面,重点推荐两大方向:一是成长赛道,包括AI算力以及应用、半导体和医药等产业空间明确、景气度较高的板块;二是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领域,如电新、钢铁、有色等,政策预期改善有望推动估值修复。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