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买越贵?平时75元,“双11”129元!
来源:深圳商报作者:陈小慧2025-10-22 07:52

每年“双11”促销活动价格一直是消费者热议的重点。图为香港铜锣湾地铁站内的包邮广告。中新

“预售价还是优惠的,付了订金和尾款后发现买贵了,还不如直接买便宜”“有些东西比平时买还贵了一倍”“昨天选的空气炸锅,今天上午一看价格涨了”“九折券还要自己勾选,很容易忘记”……

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发现,今年“双11”,部分商品价格付尾款后涨价的现象引发网友关注,不少网友表示有的商品一夜之间涨价数十元,被价格“背刺”。

“双11”活动开始前,刘女士准备在某电商平台入手一款烤箱,当时最低价是1100元左右。然而随着活动正式启动,这款烤箱的价格就变贵了,显示原价1400多元,各种券和折扣后要1200元左右,比最开始看的时候贵了100元。

网友小环也有同样的经历。她在“双11”活动前看好了一款扫地机器人,当时价格是3200元左右,活动开始后就贵了300元。对此,网友小环询问商家为何趁机涨价,商家回复称:“不同的活动商品价格可能存在差异,有的平台优惠是限时的,活动价需要在活动时间内购买。”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记者在多个平台观察发现,不少网友都吐槽今年“双11”活动价格混乱,部分商品在付尾款时涨价。比如有网友在付订金的时候尾款显示是50元,活动开始后尾款就变成了60元。

“我是‘咽不下这口气’,付尾款后我就退了,感觉预售就是走个形式,不如不付订金直接买更划算。”该网友表示。

还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商品“双11”价格比平时不搞活动的时候还贵。一位初中生的妈妈表示,她本想买一张椅凳,平时买到手价是75元,“双11”活动价居然要129元。“还不如平时买,并不觉得‘双11’价格能优惠。”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自己买到了“实打实”优惠的商品。“我在活动前看了一套被子,之前价格要242元,双‘11’活动叠加优惠券、折扣以及补贴后,只需要225元,确实便宜了。”网友邓女士表示。

针对“付尾款涨价”的现象,有网友表示,购物车显示的到手价是各种最高优惠都用上的价格,比如券、红包,都是按最大额的面额去计算的。但实际下单的时候前面的券用完了,自然就没有那个价格了;或者几单一起付款红包会均摊到每一单上,每单的尾款也会变高。

据悉,每年“双11”促销活动价格一直是消费者热议的重点。过去,复杂的满减、折扣、优惠券叠加等玩法让消费者头晕目眩,不仅增加了购物的时间成本和决策难度,还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今年,各大平台均称,“双11”活动规则已经做了极大的优化,玩法更加简单。比如,淘宝天猫官方立减基础上,再叠加九折消费券、行业品类券、购物金等。同时,推出了3250元88VIP消费券包。京东以“官方直降、全场好价”为核心主题,优惠力度低至一折,还可额外领至高2111元的官方加补券包,商品页面直接显示 “双11价”。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