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仅半年,ADC(抗体偶联药物)龙头映恩生物-B(09606.HK)再次启动资本市场新动作。公司公告称,董事会已决议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并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标志着这家生物医药企业正式启动“A+H”双资本市场布局。
受此影响,该股股价于10月20日一度涨超5%,收盘涨1.74%至340港元,市值接近300亿港元。
根据映恩生物-B的公告,公司董事会决议拟在科创板上市,该事项需视市场状况,并需经董事会进一步批准、股东大会批准及监管机构许可。公告称,除建议发行人民币股份的初步建议及本公告另行披露的资料外,董事会并无关于建议发行人民币股份的任何其他计划。
今年4月15日,映恩生物-B正式登陆港交所,IPO募资总额超15亿港元,是近四年来港股18A板块募资规模最大的IPO之一。其港股上市发行价为94.6港元,而9月股价最高一度冲至563.5港元,最高涨幅接近5倍。
值得一提的是,自9月8日起,映恩生物-B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并调入港股通证券名单。公司表示,这一变化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表现及价值的高度认可,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投资者基础,并增加股份的交易流通量。通过此次纳入,合资格的中国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上交所直接投资于在港所上市的股份,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8月26日,映恩生物-B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虽然尚未盈利,但期内实现收入12.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2.9%,公告称,收入增加主要由于通过对外授权及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展研发活动。
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公司2025年上半年确认多项授权首付款带来营收增长,现金储备达37.5亿元,足以支持未来3—5年研发。与BioNTech合作推进“ADC+IO”战略,多款ADC联合PD-L1/VEGF进入临床。早期分子ADAM9 ADC采用减毒payload,安全性优势突出。
映恩生物-B致力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发新一代ADC创新药物,自2025年初以来,公司在管线开发与业务运营两方面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公司表示,将加快临床阶段项目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进程,以释放其商业价值。亦将继续加强在全球研究、临床开发及监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推动未来的ADC创新浪潮。通过利用公司的创新能力及增值的合作伙伴关系,集团的目标是充分释放ADC的潜力,革新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