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财富王建力:财富管理价值重心将从“产品配置”延伸至“账户视角的顾问服务”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马静2025-10-11 16:23

“9·24”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已有一年,券商财富管理业务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日,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中金财富总裁王建力接受了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专访。他认为,当下财富管理的价值重心将从“产品配置”延伸至“账户视角的顾问服务”,应该引导客户站在全账户视角进行财富管理。当前,财富管理正迈向3.0时代,即“做规划”的时代。在他看来,这也将是一个探索和追求“以终为始、目标导向+全账户视角”解决方案的新阶段。

在这场专访中,王建力还从中金财富的实践出发,分享了对投资者需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他表示,未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继续分化,不同类型投资者对服务的深度、精度需求也将不同,同时,全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将不断凸显。

投资者对海外产品的抢购热有所退潮

王建力对记者谈到,自去年“9·24”以来,无论是开户还是产品配置,明显可见居民投资热情重启,并且呈现出一些与过往不同的特点,包括客户对ETF的认知和参与度均快速攀升;选择买方投顾类服务的意愿增强;客户需求分化,如部分客户风险偏好抬升,权益类资产配置量较“9·24”行情前大增,且更青睐量化等产品。

“另外,和此前不同,随着A股和港股市场行情好转,客户对海外产品的‘疯抢’现象减少了很多,场内QDII基金的溢价情况也大幅好转,而对A股和港股市场的参与热情较高。”王建力表示。

与市场持续向好同频,中金财富也取得了一系列业务发展上的突破,于今年7月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跨越1000亿元。以作为该公司买方投顾服务模式代表之一的“中国50”为例,据了解,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50”私享专户,有超90%客户实现盈利,近半客户追加复购。

不过,机遇面前,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王建力坦言,一方面,自2023年以来,国内券商经纪业务的综合佣金率持续走低,而市场增量空间有限,传统经纪业务陷入了价格战,再叠加市场成交量存在不确定性,对于券商而言,经纪业务净收入容易出现波动。另一方面,传统卖方模式以产品销售佣金为导向,易导致财富管理机构的服务重心偏离客户真实需求,长期来看将损害客户获得感、导致信任流失,最终使财富管理机构失去持续增长的根基。

在他看来,这更加驱动券商要做好买方投顾转型。财富管理机构只有真正与投资者长期利益绑定、共生共赢,才能够抵御市场波动、支撑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多元化发展。

公募费改加速行业向“客户利益导向”转变

中金财富自2019年以来坚定发力买方投顾转型,并将其作为公司业务的长期战略方向,已成为业内优秀样本之一,王建力也向记者分享了中金财富的打法思路:

首先是磨砺内部投研硬实力,尤其是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其次是要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有温度的陪伴服务,深度理解客户真实诉求和痛点。此外,通过科技赋能,比如通过大数据模型等方式更为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同时延展“顾”的服务半径、减小动作误差,让服务响应更及时,也扩大买方投顾服务的普惠性。

实际上,在多重动力驱动下,当前行业正在加快从“卖方销售”到“买方投顾”的全面转型。前不久,公募费率改革第三阶段工作正式落定,对券商展业提出新的考验。

王建力认为,一系列公募费率改革举措将加速财富管理行业从“规模导向”到“客户利益导向”的范式革命。而从“规模导向”转向“回报导向”,要求销售机构彻底转变经营理念,摒弃对短期销量的追求,转而聚焦客户真实收益和持有体验。这一过程中需克服绩效考核短期化、渠道合作模式固化等多重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王建力称,中金财富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基金投顾等服务模式,完善客户资产配置组合,同时做好日常沟通陪伴,提升客户投资过程中的体验和纪律性。

比如在售后环节,中金财富构建了系统化的持续服务体系,一方面持续跟踪基金表现与策略稳定性,及时排查基金风格漂移等潜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成熟的快速响应机制,在市场出现波动时及时与投资者沟通解读市场变化,优化其持有体验。

引导客户站在全账户视角进行财富管理

但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净值化、低利率、全球配置的时代,再叠加市场波动加大、Alpha(超额收益)获取难度增加、投资者需求日益多元和复杂等诸多挑战,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行稳致远需要系统性重塑。

王建力认为,立足当下,首先应当加快从“卖方销售”到“买方投顾”的全面转型进程,强化机构对投资者的深度服务与陪伴。财富管理的价值重心将从“产品配置”延伸至“账户视角的顾问服务”,帮助客户理解市场,引导投资者从关注短期交易向长期配置、价值投资转变。

这就要求机构应该引导客户站在全账户视角进行财富管理。王建力认为,一方面要更聚焦于客户需求,发展围绕居民养老需求等的“生命周期型”产品,借助机制设计帮助投资者淡化短期波动影响,推动财富管理机构提供聚焦客户投资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个性化、陪伴式的顾问服务,引导客户进行长期投资,享受复利增长,同时有效降低账户波动。

另一方面则通过收取与客户存续资产规模相关的费用,有效解决财富管理(卖方)与投资者(买方)的利益一致性的问题。对此,中金财富也在持续探索、延展买方投顾的内涵和触角,立足“交易也是买方投顾”的理念,于今年5月在业内率先推出“ETF50-恒享”,采用基于AUM的收费模式,并可基于客户自身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力争实现客户ETF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与良好服务体验。

与此同时,他强调,券商还要加速拥抱“AI+买方投顾”,借数字化工具赋能,帮助扩大服务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在结构性资产荒的背景下,要拓宽全球视野,拓展收益来源与管理风险。

共筑健康可持续的财富管理行业生态

“眼下居民财富配置正在经历巨大变迁,截至2024年底,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突破300万亿元。从这个角度看,买方投顾模式的渗透率还大有可为,仍然是一片富有广阔想象力的星辰大海。”展望未来,王建力态度积极。

在他看来,基于投资者需求变化,未来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客户风险偏好持续分化。避险需求持续升温,一部分投资者更关注本金安全和稳定收益,对市场波动较为敏感,中低波动资产配置成为市场热点。另一部分长期价值投资者更加注重跨周期超额收益的获取,关注资产的长期增值潜力。

二是不同类型客户对服务的深度与精度需求同样出现分化——大众客户更关注工具的普惠化和投资流程的简单化,需要专业机构提供易懂易用的投资工具和陪伴服务。高净值客户需求则覆盖财富传承、家族治理等多元场景,更考验财富管理机构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三是全球配置价值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跨地域、跨市场的资产配置对分散风险、提升长期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当前趋势,各方如何共筑,培育一个健康且可持续的财富管理行业大生态?对此,王建力也分享了他的展望:首先,推动行业加快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全面转型的进程,让更多同行伙伴能够加入买方投顾生态建设,共同推动居民财富配置从短期投机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变。

其次是推动买方投顾与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形成协同。这将有助于减少市场短期投机行为,并慢慢改变市场“重主题、轻质量”的投资风格,让资本市场真正起到价值发现、资源有效分配的实际作用,为市场注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动能。

此外,他再次强调了科技与数字化的赋能作用,建言行业应持续探索,拓展买方投顾服务半径,力求让买方投顾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校对:吕久彪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