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资本熊伟:重读经典《西方哲学史》 借千年智慧寻商业本质丨大咖荐书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熊伟2025-10-04 10:20

霍华德・马克斯在《价值演算》中直言:“投资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对盈利能力的判断是否正确。”而这种精准判断的内核,正是认知的深度。查理・芒格亦曾强调,“配得上”想要的事物,本质是让认知匹配价值。

在快速流变的世界里,谁也无法基于当下作出对未来的判断;即便这个时代最厉害的人,也同样被局限在这个时代里。只有将时间拉长,去对话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人、去对话宇宙万事万物,才能突破我们被局限的认知,进而提升认知。而对话的工具就是——读书。

你能看到的各行各业的聪明人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酷爱读书、坚持阅读。做投资更需要通过读书,从更长远的时空来观察事物,找出变化中的不变,深刻认知事物的第一性原理,发现投资价值。

金秋十月、秋风飒爽,创业资本汇携手一众投资大咖,向读者朋友们分享他们喜爱的书籍,一同顺着指尖穿越时空,寻找认知的高点。本期第四期,我们邀请到千乘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做分享。

千乘资本创始合伙人 熊伟

ef76936add5ee3173f7880d368821ea8.jpg

《西方哲学史》

推荐语:当AI重构各行各业、算法迭代不断加速时,对比AI带来的“多快”,作为人类此时的生存秘笈更重要的是“多深”。罗素以数理逻辑功底写就的哲学史,本质上是一部人类顶级思维范式的百科全书,其价值远远超出传统认知中的“人文读物”。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日久弥新。在信息过载、市场噪音繁杂的当下,“第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剥离表象,回归本质。对于创业者或创投机构来说,我们经常会面临具体的复杂决策,这时,我经常反问自己,“当剥离所有数据预测后,这件事在经济规律上是否成立?”

创新是创业的核心动力。创新者往往在最初被视为异类,得不到众人的认可。正如尼采所说“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当多数人看到风险的时候,正是基于少数人的“非共识”,创投机构往往在第一时间选择与创新者同频共舞,支持他们的勇敢突破,共同推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我相信这本书无论对于创业者还是创投机构来说,都将是一本拨开迷雾的“宝藏之书”。我相信大家也能从这本书获取养分,让我们能够学会追问本质、审视价值、辩证创新,在商业迷局中走出自己的“思想之路”。

责编:李丹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