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并透露了这样一组数字:“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超过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近两年来,上市公司分红回购不断刷新纪录:2023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2.1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这一数字达到2.4万亿元,同时股份回购金额达到910.3亿元,双双再创新高。
分红回购数额的不断刷新透露了一个积极的信号:A股市场正在从“重融资、轻回报”的模式向着“融资与回报并重”的模式转变,A股市场生态正走向良性发展。
转变的发生,来自内外因素的共同推动。
内在动力来自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和回报意识的增强。数据显示,2024年75%的上市公司实现了盈利,近半数的公司净利润保持了正增长,其中还有超过500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过去,A股市场上即使盈利了也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上市公司并不少见。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年A股净利润总额同比是略有下滑的,在这种情形下仍创下分红新高,说明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大为增强。同时,稳定持续的分红和回购也是公司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裕、财务状况健康的重要标志,更能吸引注重长期价值的投资者,也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外在动力来自监管政策的导向。
2024年4月12日,新“国九条”出台,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意在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其中就包括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包括新“国九条”等一系列政策明确要求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并出台措施鼓励回购。将分红与诸如ST风险警示等制度约束相结合,有效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分红意愿和行动力。目前,常态化分红机制已逐渐形成,一年多次分红等也成为新趋势。
分红回购总额创新高也在提升A股市场的吸引力。数据显示,从去年“9·24”新政以来,A股市场主要指数涨幅可观,A股新增投资者数量也同步走高,截至今年8月已超3057万户。
说到底,投资者的信心来自赚钱效应。
分红直接带来了获得感。与以往回购多用于员工激励不同,2024年“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明显增多。回购注销能直接提升每股收益,同样能回报所有股东。
资本市场的赚钱效应越大,越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越能让他们坚定价值投资理念,资本市场就能发挥好融资功能,上市公司就能积极做大做强。这样的双向奔赴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