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观察丨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证券时报 2025-09-13 A001版作者:吴少龙2025-09-13 07:45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近日,国务院批复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涵盖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活力区域。这些试点地区经济总量合计超全国1/4,其改革探索不仅针对当前经济转型痛点,更将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路先行。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与结构升级的关键期,要素配置效率不足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区域发展不均衡、传统产业转型缓慢、新质生产力培育滞后等问题,本质上都与土地、劳动力、数据等要素流动不畅密切相关。

此次改革精准施策,直击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10个试点地区并非执行同一套方案,而是根据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给出10套方案。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等地区都部署了养老领域要素供给有关工作,打破要素供给堵点和卡点。

改革的突破性在于构建了“传统要素升级+新型要素破冰”的双轮驱动格局。特别是将数据、算力等新型要素纳入市场化配置框架,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标志着数字经济时代的要素配置逻辑正在形成,这将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提供核心支撑。

试点改革将重塑中国经济的底层运行逻辑。短期看,要素自由流动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预计试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升幅度有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期而言,土地集约利用、技术市场一体化等探索,将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长期来看,则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累经验,通过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随着试点地区在数据产权界定、跨区域要素流动等领域的制度创新,中国经济将逐步构建起更具弹性和效率的要素配置体系。这场改革不仅关乎10个地区的发展质量,更将为中国经济打造制度型开放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