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持续优化,支持基金管理人积极布局“含权”产品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陆慧婧 方丽2025-08-28 11:23
(原标题:刚刚,利好来了)

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持续优化。

最新一期《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显示,近年来,监管层持续优化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引导头部基金管理人积极布局偏股型基金,在推动权益类基金发展壮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在继续突出权益类基金发展导向的同时,提出“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和占比”“支持各类基金产品协调发展”等工作要求。

监管层进一步研究完善了公募基金产品注册安排,在坚持权益类基金优先发展导向的前提下,支持其他各类“含权”产品协调发展,努力促进提高公募基金实际权益投资规模和占比。其中,“含权”混合型基金和二级债基审批明确提速至15个工作日内,形成按照产品“含权”仓位高低、梯级设置审批速度。

此外,还强化了“奖优扶新”监管导向,对于分类评价A+、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占比高且中长期业绩好的管理人,以及部分展业未满5年、合规风控良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尚不足100亿元的管理人,优化债券基金审批。

支持基金管理人积极布局“含权”产品

《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显示,中低波动“含权”产品对于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引导投资者逐步加大权益类基金配置、增加资本市场源头活水具有积极意义。从近年来市场情况看,投资者对于中低波动“含权”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

据此,一方面,监管在产品注册端,将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管理人在优先发展权益类基金的同时,积极布局有明确股票最低仓位的基金(除偏股型外,还包括混合型、有股票底仓的二级债基等)。

另一方面,对明确约定一定股票最低仓位的二级债基实施15个工作日快速注册。本次调整后,将形成按照产品“含权”仓位高低、梯级设置审批速度的安排:股票ETF原则上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和场外成熟宽基股票指数基金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明确约定一定股票最低仓位的混合型基金和二级债基原则上1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此前,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不少基金公司正积极上报“含权”二级债基,更有公司考虑将目前待批的二级债基修改成5%的最低股票仓位下限,以加快审核进度。部分银行渠道也在与多家基金公司沟通,批量上架此类产品。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优化“含权”类混合型基金和二级债基审核的措施,是对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具体落实。同时,伴随着这类产品不断落地,将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此外,其他债券基金适当实施差异化的审批安排。对其中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导向的绿色债券、科技创新债券类债基,以及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的零售债基予以正常注册;继续突出风险防范要求,对其他债基特别是主要由机构持有的纯债基金审慎注册,继续从严把握注册节奏。

更好发挥产品注册“指挥棒”作用

强化“奖优扶新”监管导向,适度支持起步阶段的中小机构。

一是对同时满足分类评价A+、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占比高且中长期业绩好的管理人,允许其在普通债券通道内多报1只纯债基金或无股票底仓的二级债基。

二是优化对部分初创期管理人的“口粮”型债券基金供给。对于部分展业未满5年、合规风控良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尚不足100亿元的管理人申报的债券基金适当加快注册审核节奏。相关管理人展业满5年或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满100亿元后,此阶段性支持措施不再适用。

下一步,监管将按照上述优化安排推进具体工作,同步做好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完善,切实促进公募基金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和占比。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成立时间不满5年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取得公募资格的资管机构共有14家。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这些公司中规模不足100亿元的有9家。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