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间,成都先导(688222)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该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16.58%;实现净利润5004.20万元,同比增长390.72%;扣非后净利润5391.19万元,同比增长2517.6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1亿元,同比增长51.48%;主营业务整体毛利率为53.82%,同比增长7.23个百分点。
资料显示,成都先导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依托DEL技术(包括DEL库的设计、合成和筛选及拓展应用)、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FBDD/SBDD)技术、基于寡核苷酸的药物研发平台(OBT)、靶向蛋白降解平台相关技术(TPD)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及公司其他关键新药研发能力,打造新药发现与优化的国际领先的研发体系,通过新药研发服务、不同阶段在研项目转让及远期的药物上市,为医药工业输出不同阶段的新分子实体,以最终为全球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创新药治疗方案。
目前,成都先导基于超6000种不同的骨架结构,已经完成超过1.2万亿种结构新颖、具有多样性和类药性的DNA编码化合物的合成,并且已有多个案例证实了其针对已知生物靶点和新兴生物 靶点筛选苗头化合物的能力及有效性。同时,成都先导拥有多个内部新药项目,分别处于临床及临床前不同阶段。
2025年上半年,全球市场保持活跃态势,客户需求日趋多元。成都先导表示,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通过国内外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持续优化国际市场策略。同时,成都先导有序推进各技术平台的商业项目与研究项目,并积极探索商业化落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毛利率的同步增长。
其中,DEL板块(包括DEL库的设计、合成和筛选及拓展应用)作为成都先导的基石业务报告期内增速明显,且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带来了利润的整体提升。DEL板块实现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40.45%,增速明显。与此同时,英国子公司 Vernalis在本期确认里程碑收入,进一步巩固了FBDD/SBDD平台(基于分子片段与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发现技术)的稳步发展。
OBT板块(基于寡核苷酸的药物研发平台)在持续拓展传统核苷单体合成业务的同时,借助递送分子相关服务,实现了小核酸一站式项目的商业转化;TPD板块在2025年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与合作伙伴共同启动基于PROTAC技术的新项目合作。报告期内,成都先导自主设计并搭建的自动化高通量化学合成平台高效运转,带动了ChemSer(基于小分子化学合成、平行合成等相关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4.17%。
成都先导表示,母公司持续稳步推进技术平台升级和自研管线研发进度,研发投入同比有所增长;与此同时,英国子公司Vernalis基于商业化战略考量,主动调整研发资源配置,重点支持商业项目,研发投入同比下降。通过上述结构性调整,成都先导在保持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整体研发费用同比小幅下降,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