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福元医药(601089.SH)8月19日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尽管短期承压,但公司凭借首仿药领域的持续深耕、创新药研发的加速推进,以及智能化产能基地的落地转产,展现出较强的业务韧性,为长期战略转型奠定基础,形成了“研发—产品—产能”的协同增长闭环。
核心业务盈利韧性凸显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4亿元,同比下降1.30%,主要受部分区域市场销售节奏调整影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降7.83%;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58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6.02%,显示剔除非经常性因素后,核心药品的盈利稳定性显著。
每股收益方面,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下降8.20%;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54元,同比下降6.90%,与净利润变动趋势一致。
整体来看,在带量采购常态化背景下,公司通过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保持了主业的盈利韧性。
研发壁垒突破加强主业产品韧性
在仿制药领域,公司持续巩固首仿药优势,新增8个品种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包括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等临床常用药,累计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数量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拥有15个国内首仿药,涵盖心血管、糖尿病、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在细分市场占据先发优势。
创新药研发取得里程碑进展,FY101注射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进入临床阶段;同时新增3项临床批件(奥美沙坦酯左氨氯地平片等),研发管线持续丰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仿制药在研项目103个、医疗器械在研项目4个,合计107项在研项目,为未来产品迭代提供充足储备。
政策适配性方面,公司126个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54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2个品种中标带量采购,通过“医保+集采”双重覆盖,既保障了市场渗透率,又构建了稳定的销售基本盘。
产能与运营的战略优化
产能建设方面,漷县基地高精尖药品产业化建设项目(一期)已完成竣工验收并进入转产阶段,将显著提升高端制剂的生产能力;药品生产智慧支持中心项目完成验收,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投产后将通过智能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与仓储周转速度,降低运营成本。
核心子公司福元药业贡献净利润6868.70万元,表现稳健,成为利润支柱;北京万生人和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366.33万元,保持稳定增长;浙江爱生药业虽短期亏损382.26万元,但公司正通过策略调整优化其业务结构。
同时,公司上半年已完成A股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1200万股(占总股本2.50%),回购均价14.68元/股,彰显对自身价值的认可;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实施,向全体股东每股派现0.5元,合计派息2.34亿元,持续兑现回报承诺,增强市场信心。(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