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果你想看海上的落日,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你得在一个正确的地方,因为中国大部分的海岸线是朝着东边,所以很多地方只能看到日出,根本看不到日落。
那么为什么要看海上的日落而不是日出呢?原因很简单,看日出太痛苦了,起不来,看日落可是要舒服得多。
位于海南省北端的省会城市海口,就是一个看落日的好地方。因为海口有着一条东西走向的海岸线,所以在落日的时候,只要找对地方,往往可以看到太阳伴随着满天的晚霞,消失在海平面的尽头。
因此,在海口居住时,我的一大爱好就是去海边看落日。
每过几天,我就会拎一把月亮椅,带一瓶酒,在落日前后的一个小时里跑到合适的海边,就着落日和晚霞喝喝酒,思考一下自己和天地相比起来微不足道的短暂人生,实在是一大快事。
但是,看落日有一个问题:不是每天都能看到。
比如说,今天云厚了可能看不到,太阳给云挡住了;如果今天天上的云不多不少呢,也不一定能看到,因为如果地平线远处,正好有一片云挡住了落日,那么你就什么都看不到。
当然,如果今天天上一朵云都没有,也能看到,但是不好看,因为没有云彩反射形成的晚霞。
更糟糕的是,有时候看落日还有一些风险,比如突然下了一场大雨,那么你可能会被困在沙滩边上的咖啡店里,一两个小时都没法挪窝。
正因为看落日有种种的风险,而我住的地方离看落日的海滩又有几公里的距离,因此判断今天的天气是否值得出发,就成了我的必做功课。
不过,即使积攒了足够的经验,比如观察今天的云彩情况、观察今天的风向、计算今天的落日时间等等,我也不是每次都能看到美妙的落日。驱车几公里,结果扑了个空的情况,是常有的。
虽然面临如此多的风险,但我总结了一句话:生活就像看落日,出发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今天会看见什么,但是如果你不出发,你就肯定什么都看不到。
仔细想想,投资和看落日也真的很像。
当你选择一个自己觉得很好的股票,或者很好的行业去投资时,你一定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比如企业的主营业务因为某种原因陷入困境;比如行业政策对企业的发展不利;比如竞争对手突如其来的强大,或者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让公司步履艰难;或者公司管理层出了道德风险,让公司蒙受巨大损失,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也有的时候,企业发展得很好,但是我们的风险来自其他的地方,比如市场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熊市,就像香港市场在2022年到2023年那样。
在那个时候,香港市场上一些非常优质的公司普遍在3倍到5倍的市盈率交易,甚至有的公司的估值不足3倍市盈率。在如此的估值重压之下,再好的公司也会让投资者难受。
但是,如果你惧怕以上的种种,就像我惧怕天气不好而看不到落日就拒绝出门一样,那么你就什么投资结果也不会有。
如果你完全不投资,那么你的钱,只会躺在银行里赚取微不足道的回报率,就像我窝在公寓里看着枯燥无聊的电脑屏幕一样。
投资和看落日的相像之处,还不止于此。出发固然是必要的,但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发,也非常重要,或者说更加重要。
比如说,天上乌云密布,马上都要下雷暴雨了,我一定不用去看落日,肯定什么都看不到。
如果一只股票的估值是100倍市盈率,或者负数市盈率,同时业务前景仍然悬在天上,看不清将来从哪里赚钱,那么这时候我去买股票,大概率也是什么都赚不到。
再比如,今天来台风了,海边的浪两三米高,我还要去看落日,不要说落日了,自己能不能看得到明天都不知道,说不定来一个浪就给卷到海里去。
在股市里也一样,当一个行业使用了巨量的杠杆,投资了一大堆高估值资产时,我却还要去投资,就像在台风天去海边看落日,不光看不到落日,自己的安全都难以保障。
没错,我说的就是2020年的房地产行业股票。那个时候,房地产尤其是住宅地产本身的估值已经很高,房地产公司的杠杆又巨大。二者相加,就像一个超大号台风登陆前的场景。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想的绝对不是去投资,而是如何待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自保。
所以,对那些看落日的爱好者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习基本的气象条件。然后,只要等到气象条件适合,就勇敢地出发,哪怕今天看不到美景也没关系。但是我们如果不出发,就永远什么都看不到。
而对于价值投资的实践者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习基本的商业规律和金融规律。然后,在看到合适的时机时,我们就应该用一部分仓位勇敢地出发。
即使这次投资不获得什么,也没有关系,至少我们会获得更多的经验。长此以往,我们的业绩也一定会越来越好。而如果永远不去投资,那么我们的投资业绩一定会永远低迷:跟把钱存在银行里的回报一样低迷。
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的日子都值得我们去看落日,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投资。
对于那些总是选择在台风天和暴雨天去看落日的人来说,待在家里才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那些总是在糟糕的商业和虚高的估值里选择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把钱存在银行才是更好的选择。你说是吗?
作者:陈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